漂亮的的房子,并不是欧洲式的,而是天朝式的,这座天朝式的房屋,让他感觉到极为亲切,它的阳台上迎风飘动着丝帷慢,那是天朝的丝织品,是极为昂贵的,但是在这里,这一切只是点缀而已。
而在河边,甚至还有一个不停转动的风车,同样也是一个东方式的——他的目的地,尽管是英国的乡村,但从这里看起来,倒是更像江南的水乡。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的亲切,甚至就连树木也发生了变化,榆树等许多天朝的树木也是随处可见的,阳光照在树叶的上面,行走其中,让人有一种回到天朝的感觉。
在伦敦,人们把这里称为“小天朝”,许多伦敦的富人愿意在这里修建一所天朝式的宫殿,享受着天朝式的生活,可实际上,这里只是天朝驻伦敦的使馆,十几年前,因为不习惯伦敦恶劣的环境,驻伦敦公使就在郊外买了几千英亩的土地,经过十几年精心的整治,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类似江南水乡的小市镇,除了公使馆外,还有许多富人因为这里优美的环境来到这里,定居在公使馆附近。
对于许多伦敦的富人来说,在城里日常的喧闹之后,他们更乐意来到这里,享受着世外桃园的安逸。
干净、整齐,到处都闪闪发光,所有的一切都充满着异国的情调,几乎每一个人都相信,这里的房子里住着的都是幸福的人。
或许,他们不能像天朝人一样的生活,但至少可以感受一下天朝人的生活。
而这里就是欧洲最像天朝的地方,那怕这个小天朝里住的大都是英国人,当然,在小天朝也有天朝人,如果天朝的在公使馆内,每一天,作为驻英格兰公使的万征远,都像是在巡视自己的领地似的,在阳台上观望着周围,作为平和伯万礼的次子,尽管他没有继承权,但是在书院毕业后,却靠着皇帝的恩泽,先进门下司,再到理藩院,几经辗转后,任驻英格兰公使,虽然谈不上显赫,可也算是恩荫至极了,毕竟,除了少数勋贵子弟,寻常人几乎不可能通过这种渠道晋身。
“再过三年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