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2章(第5/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度否决了“禁止行乞”。可能接下来万一导致《济贫法》被陛下否决,那可就是罪过了。

    当这些大明朝的重臣因尴尬而陷入沉默之时,朱明忠看了一眼桌上的法案,然后冷冰冰的说道。

    “这份法案暂时留中吧!”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心急之下,张煌言立即出声说道。

    “《济贫法》事关百万贫苦百姓生计,如此留中绝不利于百姓!”

    “贫苦百姓生计?”

    盯着张煌言,朱明忠反问道。

    “什么是百姓生计,你告诉朕?是如今天下富绅兼并土地,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倍受饥寒,还是朝廷重税,令百姓不堪其扰?”

    陛下突如其来的的反问,让几人无不是一愣。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所考虑的确确实实是那些从百姓的生计,但是真正的目的呢?

    当然是不可告人的。

    “都不是,今日官府掌握官田不下四万万亩,可发租官田尚不到两万万亩,要是百万贫苦百姓有衣食之忧,他们大可租种官田,人租百亩,有什么衣食之忧?若是他们说什么官田不能留传子孙,那么也可以往诸夏,诸夏授田少则数百亩,多则千亩,即便是说什么诸夏非大明,那么也可以往殖民地,殖民地同样授田颇多……你们告诉朕,有这么多选择,他们都不愿意选择?”

    与重臣们的面面相觑不同,朱明忠依旧显得镇静异常,尽管他在心里已经猜出来,他们拿出这部法案的目的并没有那么单纯,但是必须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件事儿搁置下来。而这就需要找一个其他的理由和借口。他继续说道。

    “当年,朕之所以在设立济贫院时,强调“有劳动能力的壮年者不济”,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济贫、养济乃是出于对无劳动能力的百姓的体恤。时值壮年的丁壮要是认真劳作,又岂会愁衣食?就像现在许多贫苦百姓一般,官府屡屡鼓励他们租种官田、移往诸夏,为何屡屡为其拒绝?究其原因

-->>(第5/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