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官场(今天加更,求推荐、求收藏)(第3/4页)
日星。”
这纸上写的是张煌言在欲砍他头时,心知必死的他“作”的诗,看着这信上极为清秀的字,朱明忠隐约猜出了对方的意思,恐怕是对方读出了这词还没有写完。
难道这人是想求全篇?
可这首《放歌》又怎么能写完呢?这首〈放歌〉可是张煌言被囚禁在杭州狱中时所写。歌中表示他要坚决学习文天祥等先烈的榜样,做一个赤胆忠心、杀身殉国的臣子。
不能写啊……
而且即便是写了出来那也不应景啊!
当朱明忠在心里犹豫着是否剽窃张煌言的那首《放歌》时,在舱内,张煌言正在与郑成功讨论着的下一步的行动。
“既然大军已经攻克瓜洲后,那么下一步,我军应全力攻取镇江……”
从进舱直到现在,张煌言都没有提到朱明忠,而是与郑成功等人商讨着军国大事。
“攻取镇江!”
眉头略微一皱,郑成功走到舆图边,他看着舆图说道。
“若是我军攻取镇江之时,南京清虏赶往支援,又该如何?”
“王爷顾虑及是,张大人,唯今之计,最好是直取南京,镇江守军不过千余人,不过只是癣疥之疾罢了,待到南京克复时,只需一纸檄文镇江与江南诸地自可归降……”
王忠孝于一旁附和道,作为国姓爷的亲信幕僚,他的建议往往可以影响到郑成功的最终决定。心知王忠考对郑成功影响力的张煌言,并没有直接反驳他,而是委婉的建议道。
“王爷,若是担心南京清虏援以镇江,那么王爷不妨可先派一支舟师水军,再委一员良将,佯攻直捣南京北门,也就是观音门,如此一来“南京清军自不暇出援”。同时,待王爷攻克镇江之后,这支水军即可溯江而上,前往芜湖一带活动,以防阻江楚方面清军的来援……”
在张煌言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王忠孝看了张煌言一眼,心底顿时涌起一阵警惕,心道着。
“这张苍水是什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