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徐州,那就是要准备与蔡州在宋州交锋了。
崔尚已经在着眼日后的布局了。
“哦?”江烽笑了起来,“看白陵之意,这平卢军似乎不宜打散重整?”
“从长远来看,平卢军乃至现在的武宁军都需要重编,但从目前来说,形势却不允许我们如此。”崔尚并不隐晦自己的态度,“大梁也许就会撑不住了,契丹人什么时候南下也是一个难题,平卢军还是具有相当战斗力的,或许这几年因为自身原因有所削弱,但其基本战斗力还是可以保证的,这从这一次青州攻防战就能看出一斑,所以现在宜稳不宜动。”
“若是沙陀人果真击破大梁,我们当如何?”江烽身体微微前倾,问道。
情报显示,虽然大梁军退守荥阳、河阴一线,也从汴州再度抽调精锐,貌似还能坚持,但是来自无闻堂的消息,大梁的心气似乎已经在洛阳被攻破之后散了,很难在凝聚起来,这种情况下,还能抵挡得住沙陀人的攻势多久,很难说。
无闻堂的判断,如果熬得到明年夏收,也许大梁还能续得了一口气,但是就怕大梁熬不到明年夏收了。
无闻堂认为大梁能熬到明年夏收的可能性连三成都不到,甚至可能连两成都不到,所以淮右必须要做好应对准备。
这从南阳和蔡州肆无忌惮的动作就能看得出来,南阳已经出兵汝州,而蔡州正在积极厉兵秣马,估计出击陈州和宋州也是迫在眉睫。
这是一道难题。
若是大梁真的难以续命,那淮右理所当然的要从自家利益出发,先行一步,比如考虑取濮、曹二州。
事实上现在濮、曹二州防御极其虚弱,尤其是曹州,几无半兵,郓州阮氏和晁氏都密谏,可先取曹州,甚至晁氏还表示可以从中穿针引线,先引曹州大族来投。
濮州现在驻扎有尚云溪部,也派了使者来徐州,应该意识到大梁危局,想要另寻出路了。
只要淮右有心,濮、曹二州,转瞬就可变色,问题是濮、曹二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