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烽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二节 恶客临(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船稳稳的在运河上行进。

    随着楚扬二州形势稳定下来,运河迅速恢复了畅通,尤其是在樊良湖和白马湖水匪反正招安之后,整个运河的通畅情况更好。

    没有了水匪的威胁,寻常船只和小船队也可以安全的来往于楚州和扬州之前,甚至可以直接从扬州过楚州向更上面的泗州、宿州、宋州。

    事实上虽然沙陀人控制了汴州,但是整个运河水道还是畅通的,甚至比大梁控制的时候更为宽松,从淮水一线物资可以轻松的运抵汴梁,而沿路的税率基本上也沿袭了当年大梁的规矩。

    在江烽看来,沙陀人气势已经开始向着大梁的方向在迈进,李存厚正有意识的要把一个游牧政权转化为一个农耕政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个去胡化和汉化的过程,逐渐的接受汉人文明,沙陀人是真正在入夏则夏。

    对于这一点江烽是很赞赏的,李存厚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要想在中原立住脚,原来在草原上那一套行不通,事实上在河东那边也早就废除了草原上那一套,只不过进入中原河洛之地,这种进化的力度还需要更大一些。

    不过赞赏归赞赏,江烽可不会给沙陀人那么多时间,如果给李存厚十年八年时间来慢慢汉化,也许还真的要被他在中原站稳脚跟,江烽不可能给他那么多时间。

    就算是胡人要汉化,那也应该在自己手中来完成,无论是党项人还是沙陀人亦或是契丹人,都应当如此。

    这个重任,他义不容辞,也当仁不让。

    运河风光越是往南,越是能显现出柔美的一面。

    从运河两边连绵的薮泽和灌溉水渠就能看得出来,越是往南,水道纵横的密度就越大,各种船只穿行如梭,而靠水而生的百姓更是把这条水道的用出去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郡王,过了高邮,可就离江都不远了?”

    尉迟燕姗是北人,乘船最初还有些不太适应,晕船,但是随着时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