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中海霸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 向危机冲刺(1)(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艇呢?能够搭载快速综合部队……”孔蒂尼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桶,还展示了自己绘制的草图,借助上面丑陋不堪的比划,设计师们有些似懂非懂,但主要技术参数他们是明白了:

    第一,吨位从目前的195万吨增加到225万吨;

    第二,所有舰炮包括舰桥全部拆除,仿造澡盆船的形式建设外飘直通性甲板,长度174米,宽度29米,不过这个甲板和艾达号加了又加装甲不同,基本就是一层薄钢板加木甲板了,飞机也不收在机库中,而是主要以露天系留为主,以战斗机为主。

    第三,内舱室进行调整挖空,部署大空间容纳地面部队,孔蒂尼要求可以容纳300人左右的机械化部队,要有抢滩作战的能力,还要求可以搭载中型登陆艇;

    第四,动力舱、锅炉进行改进提升,原本的蒸汽轮机只能满负荷输出32万匹马力,大约可以有23节的速度(现在已下降到不满22节),他要求提高到45万匹以上,可以跑出27-28节的速度来。

    如果有穿越众到现场,一样就可以看穿这是个什么玩意——这分明就是两栖攻击登陆舰嘛,挂了个交通艇的名头而已,不过硬要说交通艇也蛮符合的——这不就是登陆部队的交通艇么?谁规定交通艇只能是几十吨、几百吨的货色?所以今后但丁号的全名叫联合石油海上综合补给交通艇,和浮动式海上机场是绝配。

    用但丁号改并不符合完美的两栖攻击舰定义,至少原本属于战列舰的那些侧舷装甲带全浪费了,不过但丁号这么大架子,船体也还不错,完全拆解就显得太浪费了,所以孔蒂尼才想出这样的改进方法,当然主炮拆除后必要的防空火力还是会齐备的。

    听完这样的性能介绍,设计师们很快抓住了重点:飞行甲板改造和侧舷舰桥布置不是难点,难的是下面的舱室如何合理布置——既要在不突破船体规模的情况下进行动力舱改进和提升,又要保证300人和相应装备的空间容纳——这300个可不是纯粹步兵,那是卡车、装甲车、坦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