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任务结束,有些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深夜,吕健随剪辑助理来到他和他师父的工作室,一座商住两用的公寓,loft式的大厅内摆了七八台工作站,还有供导演审片的超大显示器和无数的烟头。
助理小邓才19岁,又矮又瘦,但特别爱笑,一天到晚都在笑,他上了一年专科就出来拜师傅了,包吃住在这里,每月给多少钱看他师父心情,不过小伙儿并不在乎,学手艺么,不能要的太多,虽然所有剪辑技术都是公开的,但想快速提高拥有独门绝艺,拜师仍是不二之选。
小邓先后打开了两个工作站和硬盘服务器,这才给吕健倒水落座。
“吕导你不用跟来的。”小邓至今仍受宠若惊,从没有导演会关注他的工作,“我这活儿没什么技术性,就是整理素材。”
“没事儿,我得知道现在的技术流程。”
小邓就此接通硬盘展示给吕健:“这是我们这一天,三台机器拍摄的素材,总共得有几百段,真正能用上的其实也就几十段,但我们还不敢肯定哪些会用,哪些不会,所以就都要归档。”
他说着又取出双肩背中的本子亮给吕健:“这个是今天场记的记录,每一场戏都有编号,对应拍摄计划和分镜,这就是每个镜头,每段素材的id,后期剪辑的时候,师父需要哪段,就得能瞬间拎出哪段。”
“像是图书馆的分类检索?”
“对的,像图书馆。”小邓兴奋地讲解道,“我的工作就是为图书记编目,也就是为素材编号,然后把它们分类整理,有的剪辑室喜欢按照机位归档,有的喜欢按照场景、时间,我师父的习惯是场景。”
他说着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开始操作,用吕健没什么印象的软件快速粗览素材,然后对照着场记的文档唰唰编号,最终归整到他师父习惯的目录中。
吕健指着屏幕问道:“我看有好多你不用看,直接就归档?”
“嗯,我是跟组剪辑,拍摄的时候心里已经有数了,还递了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