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红领军们战斗是绝对不会赢的,也是这些红领军的人都是孩子,那背后之人也没有杀戮之心,不然,八百官兵全上了山,也没有几个能活着下来的。
当然,若能派数万官兵攻打,不惜代价下,应该没问题的,但是,这又怎么可能呢?为了一百多个毛孩子组成的匪军?所以这事情只好不了了之了。
之后县尉带着那些官兵们下了山,又盘恒了数日,一来二去间,一事无成,剿匪没剿成,那盘恒的几日,却是祸害了一通山脚下的村民。
敲诈了不少村镇,道观,寺庙等地方的银两粮食,自这以后,就再没有投机者去举报这红领军之事了。
那县尉回府后,将事件缘由上报给了县令,那县令也是一脸懵逼,自然也是无奈的很,花了不小的代价又讨好了上官府令,这才摆平了这一次的乌龙匪徒事情。
至于那投机举报者,很倒霉的被县令打了个半死,扔进牢房关了大半月才出来,半死不活的才被家人花了银子带了出来,但是,没过三天,忽然间死在了家中,死时床边放了一片红领巾,意义自明。
自那以后,这峨眉山脚下的村镇,乡民们都默认了峨眉山上多了一伙力量不小的红领军,将他们视为和山匪一般无二的势力,只是没有那么凶残而已。
又是两年过去,峨眉山脚下的村镇,乡民们发现这个叫红领军的山匪,一不打家劫舍,二不敲诈勒索,三不收保护费,简直是比官府官兵还要好。
除了那每月都会下山巡逻以外,几乎日子和以前没有变化,不,甚至可以说更好。
这红领军的少年军们下山巡逻时,常常会维护治安,有时碰到一些过境的盗贼匪首,更是会直接出手,这让山乡民们看出了红领军的武力非凡,曾经有一伙十多人的流匪过境,被红领军撞上了,直接开打,好家伙,结果怎么着,全灭投降,十多个流匪一个都没死,都被红领军那些半大的孩子们一个个像擒小鸡仔似的绑成了一块,带回了山惩罚干活,据说现在还在山上做什么‘劳改’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