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蜀山结束,太祖登基之夜不为人知的故事(本卷完)(第4/8页)
战结果之下,鳌拜惨胜,八大诸侯惨败,最终是对自己更狠的鳌拜胜了。
但是,在回宫之后享受胜利的鳌拜,却死在了一杯毒酒之下,却是在最后关头,小皇帝康熙发动了孝庄皇太后最后最隐秘的手段,毒死了鳌拜。
但是小皇帝康熙并没有高兴太久,鳌拜最后的那一位忠心的蒙古奴仆,在乱阵中杀了小皇帝康熙。
最终的结果,却是双方都是惨败!
而时间进入到1669年5月,回归各自地盘的平西王吴应熊,靖南王耿精忠,还有那仅存的镶蓝旗旗主,各自收敛实力,势力,割据天下。
京城中,在鳌拜与小皇帝康熙都死了混乱了数天后,满清朝堂的文武官员,又扶持了一位皇室子弟上位,年号雍正。
这年号并不是乱取的。
雍,团结,和谐,和睦的意思。
正,纯正,正宗的意思。
雍正之名,正是说,我是最纯正,最正宗的皇帝的意思,在历史上,那位雍正的上位有些不正,所以如此取名,而在这里,却又是另一重意思了。其中深意各有不同。
但是雍正虽出,这天下,却没有这般雍,正,起来,活跃在整个满清历史的造反组织天地会,适时的在新的平西王吴应熊即位不久,在福建一带正式起义造反,明确的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并受到平西王吴应熊和另一位老汉奸靖南王耿精忠的支持下,急速扩张着,天下间忽然汉人的势力大涨。
这个势头一出现,整个大清天下不稳了,比如祸乱了康雍乾三代的准噶尔汉王统治,这时也初见苗头,新疆吐鲁番一带也不稳了。
还有历史上名声很差的邪教白莲教,这时也出现了小动作,在历史上,川楚白莲教乱是发生在1796年—1804年间,是清朝衰败的源头。
而这时,隐藏在这些中间的,川蜀地带,红领军的起义革命,才刚刚占领了峨眉山附近的一座县城,进行着什么革命批斗大会,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天下是他们席卷而下
-->>(第4/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