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霸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百四十九 文和之谋(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营陷入一片火海,魏军士卒更是心慌,尉缭等人拼尽全力才勉强止住溃败的迹象。

    见魏军重整阵型,张辽与昭阳也不恋战,默契地各自发出撤退讯号。

    唐楚骑兵令行禁止,听得号令便又从魏营杀了去处,骑兵脚程快,瞬间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待尉缭重整兵马预备再战,已是找不到敌军踪影了。

    此战,唐楚联军凭借四万五千马步混合军团杀敌两万,又有魏卒万余人趁着夜色逃亡,尉缭最终只能带着六万左右的残兵败卒无奈退回魏国。

    十万精锐只剩半数,魏国元气大伤,从一流强国沦落为二流国家,自此只能仰唐国鼻息过活。

    尉缭出师不利遭到魏斯厌弃,虽没有被治罪,却也不再得重用,天长日久,慢慢地就有了其他心思。

    义渠骚扰不了秦国多久,意识到唐国不准备兑现诺言后就会撤军,楚军不宜久留,赵云拜别方离后也带着余下的唐军返回秦楚对峙的前线,防止秦国腾出手来闹腾。

    唐国危机消泯于无形,短时间内却也无力与晋国再战,燕、赵两国后方吃紧,齐国也慢慢尝到了两线作战的苦头。

    形势所迫之下,六国不得不坐下来,签订了暂时的停战盟约。

    唐国所占桐城、王官归还晋国,水军退回晋梁边境;晋国将安邑、清原的土地、户籍交给唐国,并补偿唐国粮草二十万石、金三百两、玉璧五十对、明珠二百双以充军资。

    燕、赵两国从晋阳、晋城退兵,所占之地不退,晋国也被迫补偿两国金银粮草若干。

    魏国吃了个大亏闷头不吭声,齐国狮子大开口,从燕、赵两国各自讨要了十城,成为此战最大赢家。

    盟约签订后,各国按照约定暂行退兵。但彼此都心知肚明的是,所有人都憋着一肚子气,这盟约存在不了多久就会被撕毁,战火还会重新燃起。

    方离留下刘备马超驻守安邑,命曹操大军返回少梁,自己则带着吕布、法正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