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一样,而且边角参差不齐,但毕竟制造出来了。
而且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张,比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提前了五百年左右,足以促使人类文明前进一大步,从此以后传递情报、亲友沟通、传播学术再也不用沉重而笨拙的竹简了。
方离并没有过于兴奋,毕竟只是简单的纸张而已,若是把自己肚子里所有的学问都倒出来,足以让唐国的科技前进一大步,远远甩开当世诸侯。
“把边角裁剪掉,让他们上下对齐,方方正正,就可以订册造书。”方离拿着剪刀亲手裁剪了几张粗纸,给刘晔和工匠们做示范。
工匠们有些心疼,望着裁剪下来的边角,一脸惋惜的道:“好不容易制造出来的东西,有些浪费了。”
方离大笑着提醒:“你们把这些边角重新再来一遍工序,岂不是可以重复利用?”
工匠们恍然顿悟:“唉呀……还是主公睿智,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方离放下剪刀,郑重的对刘晔和工匠道:“你们今天造出来的这些纸张还非常粗糙,日后必须想方设法的改进工艺,争取制造出优良的产品。还可以在里面添加一些明矾、黏胶等物品改良纸张的韧性,甚至涂粉、染色,改良纸张的品质。”
刘晔及众匠人一起作揖施礼:“陛下奇思妙想,臣等佩服的五体投地。定当谨记陛下教诲,深思熟虑,提高纸张的质量。”
方离点点头,郑重的叮嘱道:“造纸的工艺必须严格保密,若有擅自泄露者,一定从严处置,严惩不贷。我们现在制造出来的纸张还不能面世,因为各国很快就能参透工艺。我们必须先生产大量的纸张,一口气卖给诸侯国,赚他个盆满钵益,那时候造纸的技术被其他诸侯国掌握也就无所谓了!”
“陛下圣明,臣一定小心行事。”刘晔作揖允诺,对方离的钦佩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方离带着刘晔离开工坊,并肩行走在冶造局的大院之内,自从把国都迁到荥阳之后,工部衙门比在河内的时候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