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勒胡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劫兵(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封书信传来,杜弢当即降而复叛。周访等人被迫掉过头去,再攻杜弢,最终临阵杀死杜部悍将张彦,迫降王真,杜弢孤身带箭而逃,途中伤重而死——湘州的叛乱就此被彻底平定了。

    可是这么一来,给了第五猗和杜曾足够的喘息时间,杜曾亲率精锐,把宛城团团围住。荀菘力不能敌,遣人突围而出向王廙求援,却得不到应答,无奈之下,在坚守了整整一个月后,终于还是打开城门,拜倒在了第五猗的马前……

    原本的历史并非如此,主要缘由便是陶侃仍在荆州。虽说单论战阵之能,陶侃、周访或许各有千秋,难分轩轾,但陶侃在荆州的人望很高,这是周访所无法比拟的,因而进军速度也快了不止一筹。加上陶侃临阵说降了王贡,杜曾北逃之时,其残余兵力就要比这条时间线上薄弱得多。

    随即陶侃率军南下湘州,追击杜弢余部,而将周访安排在自己的右翼,监视荆州北部的动向。杜曾即便没有王贡的指点,最终还是在襄阳投靠了第五猗,并且奉命去攻打宛城的荀菘。只是原本历史上的荀菘,这时候已经跟建康政权接上了头。

    荀崧为河阴所遣,就理论上来说,应该算是长安之将,而非建康之将——故此第五猗恼怒,非要把这个叛徒先击破不可。但一则自己受河阴之命,担任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朝廷不打招呼,却又突然间派来一位都督四州军事,强要压在自己头上。而且第五家族虽是长安显姓,东汉先后出过第五伦、第五种、第五访、第五上等名臣,问题是自从入魏之后,就再没有过两千石——第五猗算头一个——怎么能跟颍川荀氏相提并论哪?则荀崧不服第五猗,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荀崧旧在洛阳,雅好文学,与王敦、顾荣、陆机等人相交甚厚,所以如今王、顾二人都在琅琊王麾下,故旧情深,他自然会比较倾向于建康政权。

    在原本的历史上,荀崧是通过陶侃联络王敦,得到了建康政权一定的承诺的。据说当宛城被围后,其女、十三岁的荀灌娘破围而出,首先去向荀崧故吏、襄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