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勒胡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具装甲骑(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蛟龙,又岂有不惧之理?

    那么荆州兵彻底不敢撄敌锋芒,见到这些重骑兵冲近便即瞬间崩溃,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就连杜曾本人也被败兵裹挟着,更被部曲们簇拥着,不由自主地掉转了马头,落荒而逃,不敢迎着可怕的重骑兵——即便只有数十骑——奋勇冲杀过去。他在脱离接触前,脑海中最后的想法是:

    祖、裴一体,而祖逖又与晋阳刘琨为友,那么通过刘琨从草原上求得数十上百的鲜卑重骑相助,也并不奇怪吧……拓跋鲜卑究竟有多少这般重骑,竟然舍得与人?!

    ——————————

    千山万水阻隔,裴该就从来没跟刘琨取得过联络,遑论通过他求取拓跋鲜卑相助了,其实这些重骑兵是他一手组建、整训出来的,都是中原人,不杂一名外族,而且很有可能比真正的鲜卑重骑,就某种程度上而言,威力还要更强。

    这种新式骑兵与传统的重骑不同,后世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具装甲骑”,《宋史·仪卫志》上解释说:“甲骑,人铠也;具装,马铠也。”最早可能是出现在公元前后的中亚帕提亚帝国(安息),而在中国,则始于南北朝时期,到隋代和初唐为其最后的辉煌——据说金朝又曾一度有所复兴。

    具装甲骑产生得很早,但真正成型,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强大威力,则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好马,二是好镫。不但背负着骑士,还得背负人铠和马甲参加战斗,那必须是极其高俊雄伟的中亚良骥,一般战马即便能够驮得动,估计也迈不开几步便会呼哧带喘,进而掉膘,乃至劳死了。

    中原地区的战马普遍缺乏这种素质,即便经过汉武帝引入大宛“天马”,改良了马种,恐怕千匹之中仍然难寻一匹可做具装之用。目前也就鲜卑人因为久牧草原,尤其是拓跋鲜卑占据代地,可以顺畅地与中亚相沟通,才能得到类似良马的资源——是否已有杂交,倒不清楚。

    二是必须得有马镫。无镫时代,骑士全靠双腿紧夹马腹来固定自身——虽说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