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胡军伤损者已达三四百人——小一半儿是被刘曜亲兵砍的头——士气已挫,实在难以再攻了。刘曜这个气啊,不恨功亏一篑,恨的是明天轮到虚除部进攻,这份功劳竟然白白地拱手让给了伊余!
果然翌日伊余故伎重施,再使骑兵负土填壕——他也想不出什么别的花样来了——才来回三趟,便已将一段长达三丈的城壕大致填平,骑兵已经可以踏着土包冲过去了。他本待就此收兵,却听得刘曜本阵中鼓声擂个不停,分明有催促之意,无奈之下,只好一咬牙关,挥刀号令士卒:“给我冲!”
羊马垣内和城墙之上,都有如雨箭矢射出,但虚除部的士卒惯于骑射,对于避箭自然也有不少心得,仗着马快,加上临时从刘曜处借来数百具蒙皮大盾,还是顺利地冲过了城壕,逼近羊马垣。只是战马至垣前自然止步——那玩意儿半人多高,很明显不是一蹴可塌的,背后还有城壁,也不可能纵跃而入——随即垣内就伸出来无数的长矛,将虚除骑兵或人或马,一个一个鲜血淋漓地穿刺在了矛尖之上。
对此虚除骑兵几乎无计可施——他们手中多数只有长刀,少携长矛,而且即便有,也比垣内晋军的步兵矛来得短小;若不靠近羊马垣,引弓对射吧,骑弓无论强度还是精度,都无法与硬弩相提并论……
最终伊余在拋下了百余具尸体后,只得狼狈而退——倒是一定程度上杀伤了不少晋军,估计是己方折损的一成还多……
伊余也是会算数的——氐、羌只是文化水平比晋人为低,但还不算彻底的野蛮人——回去拿树枝在土地上写写划划,我今天总共伤损将近两百,回报晋军大概战死二三十,就算翻个倍,五十,那么我三万兵马,以命换命,能够杀伤多少晋人呢?
算完了狠狠地一抛树枝,心说这样不成啊!明天还是看刘曜进攻吧,瞧他有什么法子对付这矮小的羊马垣。
本来这还不到一人高的土垣,若在上郡草原上,伊余正眼都未必肯瞧。但问题是城壕仅仅填平了三丈宽而已,抑且潮湿、坎坷,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