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但是——“先密遣人将裴景思宅邸围了,以免走脱!”特么的刘演你竟敢派人来我幽州挖墙角,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必要砍下那个姓卢的脑袋送回给你!
——————————
这个时候,裴宪正闭门家中坐,在与好友荀绰商讨近一段时间来的幽州政局呢。
荀绰字彦舒,颍川人,乃是名臣荀勖之孙,虽然才只刚三十出头,但是文名很盛,也曾经担任过下邳太守和司空从事中郎,故此在投靠了王浚之后,王彭祖便待以宾客之礼,与裴宪一同担任尚书。
要说当时王浚辖区内家门最烜赫,贤名最响亮的,那就非裴宪、荀绰,以及燕国名贤霍原三人莫属了,然而霍原几天前才刚掉了脑袋……裴宪、荀绰难免兔死狐悲,因此才会聚在一起商议。
荀绰一见面就问裴宪:“霍休明究竟因为何故而罹难?按其罪状,是辽东囚徒三百人依山为贼,欲劫之以为主事,而既云‘劫’,可见休明并未通谋,既然如此,何可以不实之罪而擅杀之?”
裴宪苦笑着反问道:“大司马欲杀人,还用理由么?”
荀绰凑近一些,压低声音说:“得无为前日流传之谶言么?”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范阳一带突然流传起了一则童谣,说:“天子在何许?近在豆田中。”有人说这“豆”嘛,就是指的“霍”——霍通藿,指豆叶。
裴宪一撇嘴:“霍休明一书生耳,即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又安能有天子之份?不过欲加之罪罢了。”
“那么因何欲加其罪?”荀绰把面孔凑得更近,声音压得更低,“有传言,大司马有篡意,前日乃密问霍休明以制度,休明不应,乃罹此祸……”
裴宪赶紧把身体一缩,连连摆手:“彦舒,慎勿妄加揣测!”
荀绰双手一摊:“非是我妄加揣测,实是大司马之心,城中无人不知。倘若异日再征询我等,该当如何应对?若从之,是为叛逆,恐将遗臭万年;若不肯从,或许会落得霍休明一般下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