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御仙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文明的战争 真正的大乱(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帝王的权,久而久之,释门就有了自己的、区别于帝王朝廷的势力。

    “加上你们释门不事生产,不上赋税,田亩增加了,就自己雇佣佃户耕作,庙产增加了,就修建佛像,钱多的用不完了,竟然还放高利贷!这些,都让你们成了类似国中国的存在,既影响帝王天下之主的权威,又损耗国力!

    “你们释门教义,劝人向善,自己却不行善举,莫说行善举,连吃喝都要让人供养。若说你们像帝王、官员一样,拿了百姓赋税,就为百姓做事,也就罢了,可你们只会扩建庙宇,这是最大的无耻,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晔看无空的目光,渐渐变得锐利,“别跟我说你们僧人中,也有很多行脚天下,做好事,给人消灾解难的。比起整个释门的荼毒,那只是九牛一毛,全然不值一提!三武灭佛,说到底,还不是你们对江山社稷的危害太大了?”

    说完这些,李晔没了侃侃而谈的兴致。

    他闭上眼,作养神状,手指敲打着木椅扶手,淡淡道:“我只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说的不合我心意,往后,凡唐军铁蹄所到之处,不可有一座寺庙,不可见一个僧人!”

    无空苍老的脸纸一样白,老朽的身体不断颤抖着。

    他想要反驳李晔,却也知道李晔说的都是事实,在如此巨大的贻害面前,劝人向善、稳定人心那点功劳,实在摆不上台面。说的多了,难保李晔不说,那只是释门控制人的手段。

    良久,无空双手合十,宣佛号,低头道:“释门,愿意自此清修无为,不置商铺、田产,不与民争利,不肆意扩建庙宇,僧人度牒由朝廷控制......”

    李晔冷笑一声:“十年前,若是你说这些,我也就同意了,今日,不行。”

    僧人度牒,本就是由大唐朝廷发放的,然而那又如何,一到乱世,朝廷对天下掌控力下降,僧人还是会急剧膨胀。如若不然,后周皇帝柴荣,也不会再对释门下手。

    无空说的这些,其实就跟禅宗教义差不多。释门在五代之后,之所以还能在中国生存,主要靠的,就是修改教义、发展为禅宗。

    但这并不是李晔想要的,禅宗发展到后世,还不是成了敛财集团?

    无空无奈,眼神凄苦的看向李晔,近乎是哀求道:“安王要释门如何,不如直接示下?”

    李晔揶揄的看着无空,哂笑道:“我要如何,难道你真的不知道?”

    说到这,李晔站起身,抖了抖衣袖,负手走出大厅。

    岐王鄙夷的看了无空一眼,也跟着离开。

    岐王也看出来了,无空这番可怜凄凉的样子,就是装出来博取李晔同情的。

    可惜,李晔不会同情他们。

    见李晔就要跨出门槛,无空终于脸色大变。

    他很清楚,只要李晔跨出门槛,大唐对释门的大门,就要彻底关闭了!

    除非,释门能杀了李晔。

    然而眼下这种局势,释门如何杀李晔?昆仑关闭,佛域高手,连下凡都办不到。

    无空连忙起身,在大厅中央面相李晔跪拜,匍匐在地的大呼:“释门愿意效仿全真观,为安王鞍前马后,听候差遣!”

    李晔能够容忍的道门,就是全真观。

    所以释门在李晔治下的生存方式,也必须是全真观式的。

    全真观里,没有高高在上、飘飘如仙、五体不勤的道人,只有行走乡野的大夫,剪除山贼的勇士,为民除害的志士,宣扬忠君报国、友善互爱的仁人。

    说到底,全真观就是李晔建立的,朝廷下辖的民间机构,旨在利用民间的人力物力,为官府查漏补缺,让普通百姓安居乐业。

    当然,全真观里,也不是没有沉浸道学的高士。要是这样的人都没有了,全真观也就不是道门了。

    李晔听到想要的答案,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但脚步并没有停留,挥挥衣袖淡淡道:“三日后,我会北行凉州。届时,我希望我看到的东西,不会让我失望。你应该清楚,你没有第二次机会。”

    李晔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许久,趴在地上的无空都没有起身。

    等到见空、见尘终于能行动了,忍着伤痛进来将无空扶起,老僧人已经是泪流满面。

    他无力的眺望门外的长天,悲怆道:“老僧,到底是释门的罪人,还是释门的功臣?!”

    ......

    佛域。

    神龛前,文殊倾身望着水晶球里若隐若现的人,眉目低沉道:“是你让高原释门的无空,去找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