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御仙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明争暗斗(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论如何,腹心部的灭亡已成事实,纵然他会被取代,会被耶律阿保机治罪,但眼下的局势,让他不能不振作起来,打起十二分精神面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危机。

    腹心部虽然没了,但他作为腹心部大将的荣耀感与使命感,却还没有丢。

    只是危机出现的,比耶律斜涅赤料想的要早。

    “是那些部族酋长,他们嚷嚷着要见将军。”侍卫进来禀报道。

    耶律斜涅赤沉下脸来。

    这个时候,他用膝盖想也知道,这些人来是为了什么。腹心部战败,战士们士气低迷,大军和妫州战局都陷入危机,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局势,耶律斜涅赤压抑心头的痛苦,无视自己未来命运的悲惨,苦思冥想,只想找到避免败局的方法。

    可这些部族酋长,却只知道军粮没了,吵吵闹闹过来说些不合时宜的话,一点战士求胜的尊严都没有,净会给他添乱!

    实在是不当人子!

    现在更是敢无令擅自聚集,在中军大帐外喧哗,这些人眼中还有规矩吗?!

    依照耶律斜涅赤的脾气,他很想杀几个人立威!也让那些不堪大用的部族将士,都知道军令为何物。大不了,之后再从自己军中拨一点牛羊给他们,保证他们暂时饿不死,就不信还有谁敢胡乱嚷嚷。

    军中从来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讲的是军法和军令。

    “不管怎样,将军还是先见见他们吧。能够好言相劝,暂时稳住他们,哪怕是付出一些牛羊也是可以的,眼下局势大为不利,稳定军心保证大局,才是最重要的。”谋主见耶律斜涅赤神色不虞,连忙进言道。

    耶律斜涅赤勉强按捺住怒火,让侍卫将酋长们放进来。

    不出他的预料,这些人一进来,就纷纷表示各自部族已无军粮,并询问耶律斜涅赤,如何保证战士们的牛羊食物。言语之中,虽然没有明说撤军的话,但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

    那位德高望重的酋长见耶律斜涅赤面色阴郁,却不回答众人的问题,就语气不善道:“将军,我部勇士在这样大好的日子里,放弃放牧牛羊的安宁生活,千里迢迢为大王征战,不可谓不忠勇,付出不可谓不大。

    “可是现在,我们的勇士就要饿肚子了!草原上哪有饿肚子的战士?战场上怎能有没力气的勇士?若是将军不能解决军粮的问题,我部请求自行去寻找军粮!”

    所谓自行去寻找军粮,自然是一句场面话,只要他们离开军营,鬼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回来?在明知草原有唐军的情况下,这份说辞,明摆着就是告诉耶律斜涅赤,他们要回去了。

    在这些酋长心中,从来就没有国家这种概念。

    草原上虽然屡有雄主,在名义上统治整片草原,但根本就没有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与官吏管理制度,更没有统一的被绝大部分人认同的思想学说——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弱肉强食——部族才是牧人的归宿,是战士作战的理由。

    草原大军对中原的战争,从来都是劫掠性的,攻城掠地对他们来说,只是为了抢夺人口、钱财,他们从没想

    过治理攻破的州县,也治理不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就是一群强盗。

    强盗聚在一起抢劫,当然是为了发财。

    战争打赢了,就能发财,就能改善自己和部族的生活。

    这是草原部族互相战争,以及向南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眼下的契丹国,只是新建立的国家,还没有变成“辽”,耶律阿保机有国家意识,可这些牧人还没有。

    打赢了战争,抢够了财物,回到草原,大家又各回各家,继续放牧;打不赢战争,还是要回草原,各找各妈,继续放牧。

    这是草原人的认识,也是这些部落酋长们的认知。

    现在仗打了几个月,战士死伤不少,虽然也取得了一点进展,但因为唐朝坚壁清野,大家什么都没得到,如今眼看攻入长城无望,军粮又没了,大家还有什么理由不回去?

    再不回去,就没时间放牧了,没有足够的牛羊,冬天怎么过?

    耶律斜涅赤鄙夷草原部族军,说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在草原部族军看来,一切行动——包括战争,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草原物资匮乏,牧人生活本就不易,战败对部族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寒冬会死很多人,远超战死的人,这才是最要命的灾难。

    立场和思想的矛盾,最终导致部族酋长们,跟耶律斜涅赤之间的冲突,再无和平解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