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方面解决草原问题。经济是基础,但不是全部。一个国家对一个地域的统治,不是让此地的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就行的。
“还得控制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有国家之念;也得有军队,威慑地方的豪杰之辈;更该有完善的体制,保障每个人安居乐业;亦要让他们有进身之阶,能够施展才华报效国家。这是一个全方面的国策。需要我们殚精竭虑,耗费无数心血。”
岐王认真听着,等李晔说完这番话,她已经是嗔目结舌:“照你这么说,你岂不是要累死?要统治草原就这么难?”
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为何自己占据关中后,还是没有跟李晔正面扳手腕的能力。
从对领地的治理与掌控上来说,两人的思想和手段,就差了许多个层级。她当初的失败是必然。
岐王也意识到,她彼时的投靠是何其明智。
李晔笑了笑,“累死倒不至于,累瘫倒是必然。
“中原皇朝从未真正统治草原,我们要建立更古未有的局面,自然需要很多人抛头颅、洒热血,征战沙场;但更加需要无数有才之士,经年累月甚至数十年上百年的奋斗,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这场大业中去,一点一滴的改变它们。”
闻听此言,岐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松了口气。
她道:“大唐不缺有志之士,也不缺人才,你总算是不必自己累死了。”
李晔深以为然,感慨道:“也唯有大唐这样的国家,才能谋求这样的千秋功业。”
到西楼时,已经有人摆开阵仗迎接,声势颇为浩大,是最草原上迎接最尊贵客人的最盛大礼仪。
迎接李晔的人,自然是攻占了西楼的黄头、鞑靼两部。
两部酋长对他执礼甚恭。
现在已经是秋天,传统意义上羊肥马壮的时节,然而李晔看到的西楼,却是一片混乱与破败。
这里没有高歌欢唱的牧人,牛羊数量不仅少,而且多半瘦弱不堪,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熬过寒冬的样子。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