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的博学之士,前些年还领了遣唐使的职务准备去大唐,虽然最终没有成行,但他对唐朝的了解却更多。若不是对唐朝敬畏深重,之前听闻唐军来攻时,他也不会提议,让国家用称臣朝贡的方式,来化解此次兵戈。
“陛下,唐朝强盛,威服诸邦,世人莫不忌惮。国家之所以屡派遣唐使,也是因为知道唐朝是我们无法战胜、只能仰望的,这才去学习他们。”
菅原道真准备了一下措辞,谨慎的说道:“这些年国家的确学到了唐朝很多东西,也强大了起来,可称今非昔比。而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的确是国势不如往昔,前些年唐朝国中大乱时,臣还以为,唐朝这个庞然大物,可能真要倒下了,没有数十年缓不过来......”
醍醐不耐烦的摆摆手,“说重点!”
“是。”菅原道真顿了顿,“臣的意思是说,如果唐朝国中大乱,自顾不暇,我们或许还有机会,趁机在它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但若是唐朝国中太平,那么以唐朝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深厚底蕴,现在研究出来了威力巨大的军中利器,也不是没有可能。
“陛下应该知道,唐人中的饱学之士、能工巧匠,的确是天人之姿,非其它小国的俊才可以相提并论。追根揭底,这是他们的底蕴太过深厚,积累太过浩瀚。只要唐朝皇帝稍微给予正面诱导,就会有无数先进物件出现,让人惊为天人。”
“好了!”
醍醐听到这里,已经焦躁得不行,他虽然才智双全,但毕竟年纪尚轻,面对这样的大事与挫折,很难沉得住气。
他盯着菅原道真道:“此次你去探查唐军行踪,务必查明虚实,必要时候,可以用朕使臣的名义,去跟唐军正面接触,朕准你便宜行事,你一定要看清楚!”
“臣领命!”
“另外,此时你既已掌管国家防务,就要戮力而为,务必不能让唐军成功登岸!如有必要,朕会号召各地勤王,无论如何,此战国家都不能败!”
“臣必定全力施为,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