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看着岭南水师的调动,微微点头,对杨行密的调兵遣将很满意。
岭南水师中的两百多艘主力战船,已经在海岸前列队排开,法器床弩蓄势待发;三艘巡洋舰更是当头坐镇,法器投石机也都准备就位,主持法阵的修士们目光锐利,随时都能激发阵法。
两百多名大修士腾空而起,在海湾上空如雁群游弋,攻击范围覆盖了整片海湾。
“登岸吧。”李晔平静地说。
杨行密正要领命,忽然看到海湾后冲出来了一队骑兵,半空中也有大修士成片飞来。杨行密面色一凛,以为这是倭国军队要阻截大军登岸,就要下令军中做出应对,看了两眼之后,忽然觉得不对。
这队骑兵人数太少,只有数百,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空中的大修士虽然不少,但也只有不到三十人,都不够岭南水师塞牙缝的。杨行密在仔细看了之后,就发现倭国骑兵打着使臣旗帜。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正常情况下这个规矩大家还是会遵守的,不会像演义小说里那样,动不动就把来使人头割下来送回去,以此表达自己坚决作战的意志——那毫无意义。
所以杨行密只是下令全军戒备,准备作战,并没有出击。
“杨将军,我们又
见面了。”经过一些程序,菅原道真到了船上,对杨行密行礼。
杨行密奇怪的打量这个老头子两眼,不知道对方这个时候过来做什么,难道还想劝我们退兵不成?陛下之前就跟他说了,割地议和不可、称臣纳贡不可,对方没有选择,除了作战,就只剩下投降。
“使臣此来意欲何为?”杨行密按着刀柄,居高临下的问道。
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没有多少兴趣。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一路杀到平安京去,将醍醐那小子绑到李晔面前,然后宣告大唐对这片土地的统治。
青衣衙门绘制的舆图他看了,从黑崎海湾到平安京只有不到两百里路程——狭长的岛屿就是这样,本州岛最宽的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