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地方,李岘虽然受了冤屈,但朝廷给他的名分还算体面。
死于君王猜忌,也没什么好平反的。
不过有李晔在,给李岘造一座道观,让他在里面隐居倒是很容易。
整座康福坊,只有锦绣阁还亮着灯火。
准确的说,是锦绣阁中的一件屋子,还亮着灯火。
李晔抬头看了锦绣阁一眼。
李岘平静道:“灯火处,即是归处。”
把李岘交给泪水盈眶,却拼命忍着的柳三娘,李晔没有多作停留,宫城的事还没结束,他还要回去看看。
......
宫变结束了,李漼没有醒过来,最终,他没挨过这个冬天,年节前就驾崩了。
李俨顺利即位,大赦改元的同时,也遍赏功臣。
那些在宫变之役中出了力的,都得到了满意的封赏,田令孜成了神策军中尉,李茂贞、王建加官进爵,南宫第一由钦天监司首,成为了钦天监寺卿,李晔则成为长安府尹,至于许少牧,则被调走了,是很满意的走的,临行的时候,送了李晔一大箱子书,说是他的私藏。
扳倒刘行深与韩文约后,李晔之名再度传遍天下,这回造成的轰动,比扳倒韦保衡的时候还大,民望也达到了新的高的,不仅是长安城,整个中原都在传送李晔的美名,俨然又成为第二个李岘的趋势,再加上升官,李晔终于在半年后,借着源源不断汇聚过来的气运,晋升练气七层。
后来李晔去过一品楼,不过没有再见到黄巢,就连一楼大堂楼梯旁,说书的目盲老头也不见了,李晔还专门差人打探过,发现黄巢没有参加春帷,就直接从长安消失。
李晔在长安城外,给李岘修了一座道观,柳三娘跟着他一起住进了道观,一直照顾李岘的起居。宋娇、刘大正两人,时不时会往道观跑一趟,跟李岘叙叙旧。
李俨即位后,做派跟李漼没什么两样,平日里也不怎么理会政事,寻欢作乐倒是一把好手,李晔起初还尝试劝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