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御仙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先锋(第二更)(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说邓州的贼军只有五万上下,此战我们胜算很大!”杨复光依旧很有信心,他向来都是这个样子。

    蔡州大将王淑哂笑道:“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咱们的兵马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贼军的三倍,距离十倍兵力才能攻城的标准,可是差得太远,就连正面进攻的兵力都没有,这一战如何敢说必胜?”

    杨复光立即道:“朱温所部刚刚经历一场大战,虽然攻破了邓州,但却是惨胜,现在正是疲惫的时候,而且安王也去看了,邓州城防并不完善,我们以新锐之师,去攻他疲敝之兵,焉有不胜之理?再说,我们是王师,出征讨贼,乃是大义所在,贼军必然畏惧!”

    王淑抱着双臂,扬着下颚,桀骜不驯,冷笑道:“兵法云,百里趋利者蹶上将军,五十里趋利者军半至。从许州到邓州,怎么都超过百里了,我们远途奔袭,贼军以逸待劳,我等怎敢言胜?”

    王淑虽然带着蔡州兵马来了,秦宗权也答应配合大军,攻打邓州,但是就王淑的做派,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他对战争的消极态度。

    估摸着在临行前,秦宗权没少给王淑交代,这一仗能避则避,不能避也要出工不出力,免得被人当刀子使,平白把将士折损在沙场上。

    杨复光见王淑如此做派,很是愤恨,对方一句一个兵法云,看似有理有据,然而沙场征战又不是写文章,哪里是兵法怎么说就怎么做的,要根据敌我情况灵活应变。

    杨复光被王淑再三挑衅,大怒道:“王将军这是未战先怯,要带兵返程不成?!”

    王淑冷哼一声,不过见众人都对他怒目而视,不好太过做作,略微抱拳道:“末将不敢。”

    李晔看了王淑几眼,没怎么说话,不管是王淑还是秦宗权,都是忠武军的内务,他不好随意插手。

    “凉你也不敢!”杨复光瞪了王淑几眼,就对军议的众将道:“如今我等与平卢军,共同西征伐贼,要保证军令畅通,部曲行动一致,不可没有统帅。”

    说到这,杨复光朝李晔抱拳:“安王是平卢节度使,也是陛下任命的东面行营招讨使,三军主帅之位,非殿下莫属,请殿下不要推辞!”

    周岌紧跟着抱拳:“请殿下号令全军,忠武军上下,必定遵令而行!”

    平卢军的将领,刘大正、赵破虏、上官倾城等人,见周岌和杨复光如此懂事,都是喜上眉梢,唯独王淑眼睛瞟着别处,好似对此漠不关心。

    李晔可没有谦逊多礼的习惯,这沙场征战又不是别的,不需要推辞做作,于是当仁不让道:“既然如此,本帅便担起这份责任。”

    他本就是东面行营招讨使,做个统帅是理所应当的事,何谓东面行营招讨使?就是说潼关以东的军队,都要以李晔为首,受他的节制,听他的号令。忠武军本就在他的号令范围之内,此时杨复光、周岌如此表态,则是明确忠武军的立场。

    出征方面的大计,李晔之前就跟杨复光、周岌商量过,此时不过是敲定细节,告于诸将知晓。很快,大军出战的计划就明白了,李晔当场点将,颁布军令,主要是划分先锋、中军、侧翼、后军辎重、粮秣征调和转运的职责。

    接下来,李晔在许州城外集结众军,祭旗出征。

    闲话休叙,且说大军进入山南东道节度使辖地,没有直接去攻邓州,而是先到唐州,把唐州的驻军也划了一部分过来,同时,李晔修书给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让他出兵北上,与大军共击邓州。

    邓州本来就是山南东道节度使的属州,虽然李晔等人认定,刘巨容不会出兵相助,但既然到了人家的地盘,李晔还要给人家大声招呼,顺便也等于告诉他,如果他没有派兵来与大军汇合,那么攻下邓州后,他就得给大军出粮秣。

    大军主力在唐州稍作停留的时候,上官倾城率领三千内牙,作为大军先锋,直奔邓州而去。

    按理说用三千精骑当作先锋,显得有些少,怎么也得五千兵马才行,但是上官倾城的内牙,是李晔麾下的绝对精锐,且不说操练任务最重、军备最为优良、在平卢剿匪最多,军中的修士占比就冠绝诸军。

    既然是李晔的内牙,最亲信的部曲,那么到了战场上,当然得冲在最前面,一方面是给他们立功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彰显李晔的战斗决心。

    李晔给三千内牙特别命名为“狼牙都”,为什么取狼牙这个名字,含义其实不言自明,至于为何叫“都”而不叫“军”,则是因为李晔麾下本就只有一军,那就是平卢军。

    狼牙都第一战,任务很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