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背着短矛之外,长矛并不在手上,而且是分散在院子里各处,还有帮着厨子端饭出来的,即便这样,年轻差人好像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情不自禁的聚成一团。
“比朱兄弟的家丁还是差不少。”常凯犯不着为这件事撑面子。
“是没人训练过,他们没有组织和纪律,这二十几个人一个是一个,我这十几个就好像一个,对峙起来当然不同。”朱达给了结论。
吃过早饭又有人跟着去收拾,好在家丁和年轻差人之间没有什么高低分别,有几位差人热心过去帮忙,一来二去大家也就熟了,院子里的气氛热络了不少,才收拾完早饭相关,东边天际蒙蒙亮的时候,又有人过来报信,说是大车都已经等在城门那边,得了这个消息,朱达才吆喝着众人出发。
一出门之后又显出了差异,朱达和家丁们走在前面,近二十名家丁鸦雀无声,而后面的差人人数没多几个,可议论谈笑的嘈杂却让一条街外都听得到,拐过两个路口,自家都觉得别扭,这才渐渐安静下来。
没走多久到了西门那边,三辆装满物资的大车已经等在那边,守城的壮班差役甚至还问要不要提前开城门,朱达笑着拒绝了,在北地边镇的城门开关是死线,如果这个规矩不严格执行的话,很容易被外人混进来,如果就是图个方便还好,如果是鞑虏或者乱贼之类,那就是全城生灵涂炭的大难巨祸。
等待开门这段闲暇,朱达问起了张家铁匠铺父子的事,要说城内谁的消息灵通,衙门的公人是不二之选,常凯肯定了解。
“......张家的事大伙都知道,他家老的从前就是六房出去的......那张砧是个榆木脑袋,张大锤都那么大年纪了,还管在身边,那铁匠铺外面张罗的是张大锤,可稍大点的生意都得让张砧做主......“
“......这就是想不明白,这铁匠铺不传给自家儿子给谁,等老了还不是得儿子养老送终,整天把儿子当牛马使唤,却给不出一文钱的好处......“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