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都有个要求,那就是按照市价买卖,不得坑骗欺凌客人,不然就会关店封门。
对这些规矩,有人愿意听从,有人不愿意,但凡是不听的,都被郑家赶了出去,他们家和马贼打过那一场之后,在当地已经有了赫赫威名,更聚起了一支过百人的精强队伍,加上这分守一方的巡检职司,没什么压不下的乱子,真正郑家得罪不起的,基本都不会走这条路来。
“......军伍草莽之中也有英杰,郑家这法子看似粗陋,却将人财货集中这一地,把这荒芜村子硬生生变成了类比县城的繁华处所......”
秦秀才说到这时候,忍不住感慨了几句,对郑家的做法,朱达完全能理解,和那些年几个弹丸之地的***区别不大,低税甚至免税,酒色财气的销金窟,还要充分的保障安全稳定,有公平的规则运行,做到了这些,人流物流汇集,其中自然而然就产生财富。
而升平盐栈依靠盐货将客商集中到店里贸易,其实用的就是类似道理,只不过规模和方向不同。
“......现在的郑巡检四十多岁,是当年那郑百户的孙子,这就是郑家的宅院了......”
不用秦秀才指点,朱达也能认出郑家来,因为在眼前只有一个大宅院,沿路走来,这是规制最大的一个,看起来倒是和白日里练武的场院差不多,而且从位置上来判断,这郑家就是在郑家集的中心了。
两人多高的土墙,四角和几处都有望楼箭塔,能看到正对着的大门处有六名带刀持矛的青壮汉子守卫,除此之外,又有三五成群的小队巡逻周围,这些青壮的状态可比路边店面门前的护卫要好很多,警惕警觉,不时的扫视人群。
朱达本以为秦家门前的两条街是郑家集最繁华的地方,等来到这郑家大宅门前,才知道此处更胜一筹。
这里能看到茶馆酒楼和妓院,酒肉和脂粉的味道交杂缭乱,却不见什么卖货的商铺,也就是说这边都是娱乐消费场所,当然,酒和肉体同样是货物。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