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忽让歹人趁虚而入,险些坏了兄弟的性命,只是以后也不能一起做事,所以把郑家集的盐栈分号和几个村子送给秦川,算是补偿,秦川这边也是千般不舍,说自己在这里和兄长相得,但私盐对官路是个拖累,自己也想专心读书了。
双方把戏做足,又在郑巡检的见证下,隐晦的表明彼此再无瓜葛,杨雄也带来了大同左卫的承诺,事到如此,该死的都死了,大家各自发财,有些恩怨还是丢下的好。
这件事就算告一段落了,郑家子弟或是习武,或在做生意,根本用不到秦川教文识字,那个名目不过是个宣示,不过秦川也不是死读书的酸子,知道如何把郑家和自己绑紧,索性将这盐栈分号的干股送了一半给郑家。
盐利虽然不少,可比起郑家操持的贸易商事以及本地营生来,真算不得什么,但因为大同左卫和杨家的争斗,私盐这一项郑家始终嫌麻烦,虽说不在意,可外人看起来,这就是郑家没有完全控制郑家集,毕竟是个缺憾,现在又能补足,又有银钱进账,何乐而不为,那盐栈店面就在郑家集内,生意好坏郑家最是清楚。
要说杨家做得为什么如此收敛,要说秦秀才怎么对内情如此了解,原因也很简单,袁标是那位“许三哥”的师父,这几年一直是秦川在郑家集供养着,这位袁师傅在杨家的家兵中声望很高,而且和杨家人关系一般,实际上,这次对秦川的放弃,杨家连许三哥都是瞒着的,事后少不得要收拾局面。
秦秀才并不是一次把消息倾倒给朱达,等他开始挥刀的时候,差不多全部的脉络才全部说明,与其说不想让朱达劳神,倒不如说秦川也想借着这个机会理顺自己的思绪。
等把该说的都说明白,朱达对眼下的处境有了判断,现在的事情差不多了结了,秦秀才和身边的一干人的人身安全都已经得到充分保障,相关各方得到了该得到的,也没有寻仇的动机,而且在郑家集内的这次冒险,实际上已经大大得罪了郑巡检这方,大家也不愿意和这位土豪真成为死敌。
卫所武家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