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评判,真要是不通世事的书呆子一等,招婿到王家的意义也不大。
”我从前好歹谋划过私兵的械斗,做过私盐的生意,不算是死读书的,估摸很合王家人的口味。“秦川满是自嘲。
当年杨雄把私盐生意做大,然后和大同左卫内外的各路势力死斗,秦川都参与其中,带队行进夜袭,或许还曾带刀杀人,秦川的谈吐气质和闭门读书的书生大有不同,显得眼界开阔,见多识广,更有一种风霜磨砺,此等种种,和偏近于武家的王家人颇为相合,当年王琼操持兵事的时候也并不是完全的文臣做派,秦川表现未必没有让他们想起王琼。
别人都是吃一顿饭,慰问两次,秦川这边则是吃了几顿,慰问数次,据说两三次夜宴中还有人在屏风后观察,不知道是王家的内眷长辈还是那位待字闺中的小姐,当然,王家这等世家大族对这等事做得极有章法,真正要下结论要看是否考中,考不中可以招募做个请客师爷,考中自然一切好说。
所以等秦川乡试考中消息出来,王家的热情顿时高涨了许多倍,二十几岁的秀才考中举人,接下来还有无限的可能考中进士,就算没有考中,一个不出去做官的举人也能顶门立户了,更妙的是,这位举人和边将有结义兄弟的情谊,王家很多不顺的生意都可以做下去,还有一点要紧的,文士成家都比较晚,可二十多岁的往往都已经有妻有子,秦川这等丧偶未娶的实在合适。
“又想到我父母双亡孤单一人,又想到琴儿是个闺女,这些都是合适。”秦川说这话的时候,朱达立刻明白过来,周青云没有理会,李和愣了下才懂。
招婿进门,如果女婿出身强势富贵,那也不会被招赘,而且进来后有反客为主的危险,孤单一人只能依附岳家,符合王家的需求,如果秦琴是个儿子,那么今后王家的家产还能被无关人分走,是个女儿的话出嫁就是外人,到时候和王家女儿生下的孩子跟王家姓就好。
他们能想明白的,秦川一样能想明白,怀仁县郑家集虽说和太原比起来天上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