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少给了些好处——你说这算不算天大机缘?”
黄昶顿时无言,师父长青子经历过的种种奇遇远比他多,在这方面自然更有发言权。
而长青子在开了他几句玩笑,将原本过于紧张的气氛略略扭转之后,便随手拿起那具陶俑,放到面前细细观赏,同时啧啧笑道:
“……‘书阁秘境’?当年倒是听说过,这个秘境的主人可是大大有名啊。”
长青子关于仙界的见闻阅历肯定比黄昶丰富得多,在听黄昶把他的这番奇遇述说一遍之后,随口便提起了一段当年轶事:
“阿昶,你听说过皋陶这个人么?”
“皋陶?”
黄昶思索了一下,他在藏书阁中曾经见过这个名字,而在上一世的神话传说中,也有这么一个人,而且有趣的是,在两世记载中,其身份和事迹都差不多:
“好象是上古诸贤之一,人间律法的开创者……难道这里面是他的鬼魂?这来头可够大的,怎么会被拘于这具寻常陶俑中?”
长青子笑了笑:
“那倒不至于,但却是他的后裔——昔年皋陶氏协助太甲创立殷商律法,而他的后人在殷商王朝中却是世代担当着管理书籍卷册的太史令一职。传至帝辛时代,最后一代的太史令名为皋方。据说他是因为上书劝谏帝辛爱惜民力,勿要修建奢华无度的灵鹿台,却由此而被赐死。然而他在临死之前,却请了一位与其交好的大巫术士施展抽魂之术,秘密将自身灵魂转入到灵鹿台上的某个装饰俑像之中,发誓要亲眼看着那鹿台是如何倒塌的——他并没有等待太久,区区二十年之后便预言成真。而后人在前往鹿台废墟中探险之时,有时便会进入到到这位皋太史遗魂所化之‘书阁秘境’之中,从中掌握到一两件上古秘闻。”
黄昶听师父侃侃而谈,说起当年这处秘境和那“郦妃红烛”一般,也是属于天下间修仙者梦寐以求的机缘之一,不过也是虚无漂渺,最近数百年来更是再未听过有谁碰到这等好事,原来却是因为寄魂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