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仁的人品了。
当然,裴矩也有那个自信,能让杨恭仁死死记住这个人情,不管日后他裴矩如何,只要杨恭仁见到裴氏子弟,都能礼让三分。
弘农杨氏的嫡长子,确实奇货可居,可惜,山东,河北众人能知晓关西谱系的是一个也没有。
而知道杨恭仁来历的人却都是隋室旧臣,这些人中间又有谁愿意全心全意为窦建德所用呢?更不会为了邀宠,而去触碰弘农杨氏那样的庞然大物。
像裴矩就非常愿意在此时给杨恭仁雪中送点炭火什么的,在窦建德点头连连赞许的同时,裴矩心中还在嘀咕,自己给杨恭仁条出路,杨大郎那厮可别把自己饿死在魏郡,或是被元宝藏给杀了,那可就太可惜了。
………………
在裴矩动着脑筋的时候,他不知道,千里之外晋阳城中的总管府中,已然多出了一位杨记室。
这位三十岁冒头,四十岁不到的中年人叫杨续,刚在晋阳大牢中被放出来,还憔悴的很,虽被温彦博从牢中弄出来,随后荐为总管府记室,可离着参与机要的说法还很远。
更何况,府中还有一位王氏才女在跟他竞争,压力不小的样子。
不过人家的家世可不白给,观王杨雄三子,弘农杨氏嫡支的身份,足可以让他在晋阳城中占据一席之地了。
这个倒霉蛋没比他兄长杨恭仁强多少,作为齐王李元吉幕中人物儿,为李元吉毫不犹豫的抛弃在了晋阳城中,顺理成章的做了李破的俘虏。
李破和窦建德一样忙碌,杂七杂八的人物儿也就都被他投进了晋阳牢狱,细细甄别,善加任用的事情就交给了陈孝意和温彦博两人。
杨续出来的算是比较晚的,没办法,他不但姓杨,而且妻儿还都在长安呆着,再加上他是正经的被俘,而非投效,待遇上自然跟宇文歆等人天差地远。
吃了不少苦头儿的杨续在听闻萧后南归的消息后,终于扛不住了,在狱友们蔑视外加羡慕的复杂目光中,通过狱卒表达了自己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