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今日之幼苗,日后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
温彦博躬身领命之际,心里道了一声果然。
前面那些说的都是虚张声势,生逢乱世,人命本就轻贱无比,旁人也许不明白这个道理,李破又怎会不明白?
区区数百条人命,在大堂中这些人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日马邑城西的乱葬岗,埋葬的流民又有多少?仁慈在这会儿谈起来,无不流于虚伪敷衍,力强者胜才是如今的主题。
而李破后面说的其实才是重点,他觉得读书识字的人少了些,有意在建立一些教书的地方,就像当日他在云内做的那般,区别之处只在于,做事的节奏不一样了而已。
当然,他也想借机敲打一下这些刚刚加官进爵,满脑子都是官位的臣下们,顺带着,再找找温彦博的后账。
效果嘛,差强人意。
温彦博坦然受之,也没觉着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多少出来,其他人呢,确实从“振奋”中冷静了下来。
像新来的杨恭仁,心都拎了起来,刑部是如今李破治下组建最困难的一个衙门,就算李破派了一些府中的官吏到他那里听令,可作为刚来没几天的新人,头上又顶着杨姓,愿意为他效力,跟他交游来往的人,真心不多。
所以刑部从组建开始,便让杨恭仁左支右拙,而这根本无关于才干,而是形势使然而已。
这会儿呢,见温彦博被没头没脸的斥责,还是那样一件毫无来由的小事,杨恭仁脸都抽抽了,若是一会儿让他说话,岂非更是不堪?
李破这盆冷水浇下去,确实有了些效果,各部属衙的组建,可谓是让堂中的文臣们权势大涨,忙碌一通下来,难免让许多人便有了功成名就的想法。
实际上,这才哪儿到哪儿?
农民军正是走到这个阶段,便开始内讧的,而李破治下的情形要好的多,却也有了浮躁的氛围,跑官要官的人一下就多了起来。
有感于此,李破才会将温彦博拎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