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待的道理。
方一过河,唐军便来,这样的大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贤弟多虑了,俺在潼关多时,潼关守军是怎么一个样子,俺再清楚不过,看着模样倒好,打起仗来比王世充所部实也差不多少,再瞧瞧咱们带的人马……嘿嘿,何惧之有?”
“若贤弟还不放心,不若把降人挡在前面,跟唐军先战一场再说?”
徐世绩沉吟片刻,道:“张兄莫非是想带兵出去,与唐军半路相战?”
看着此时张士贵的样子,徐世绩心中也是暗自佩服,这人的胆量着实不小,唐军有两万兵马,外面还有数千骑兵,这要是弃寨而出的话,以他们的兵力,将是一场苦战无疑。
而他也是久经战阵之人,自然明白张士贵想的是什么。
果然,张士贵接着便道:“此时坐等唐军来此,倒不如半路击之,王世充率军攻城有十余日,唐军损伤不轻,王世充一败,唐军挟胜而来,士气高昂自然不假,可守关多日,又急急行军,士卒定是疲惫不堪……”
“而我养精蓄锐多时,加之士卒精强,就算兵力少了些,兵甲也不齐整,可只要吾等能身先士卒,激励众军向前,当有八成胜算。”
“再者说了,不还有这些降人在吗?兵力也无不足之忧嘛……”
显然,张士贵已经进入了状态,说话的语气和神态与当日在潼关时多有相似,侃侃而谈之间,骄傲的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可徐世绩不是李建成,经历上和张士贵有着相似之处,如今建功立业的心思比张士贵还要热切几分。
张士贵所言其实和他心中所想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尤其是弃守滩头营寨的建议,更是说到了他的心里面。
死守一处能有什么功劳?只有将来敌战而破之,才能显出本事。
可他与张士贵到底不同,他的骄傲从来都藏在心底,轻易不会显露出来,而且,他跟随在汉王身边已经有一些时日了。
像是张士贵建议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