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见雄这里本来是想说“没有信用卡还会有、没有花呗借呗还会有校园贷”,不过考虑到那堆产品都还没出现,所以这些名词肯定是不能直接用,只能是侧面描述一下,然后找些硅谷那边已经有技术雏形但没能推广的货色,附会一下。
最后,还得加上一句铁口直断的恐吓:这些本来更加邪恶的东西,之所以在美国没有市场、没有被投入大规模商业应用,正是因为美国那边信用卡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了。
而如果华夏这边的信用卡制度没法在三四年内成熟起来,到时候信用卡一退,这种互联网金融高利贷就要趁虚而入了。
这种高屋建瓴的见解,别说夏大的几个菜鸟了,就是全场评委、嘉宾和主持人都听得云里雾里,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这冯见雄的眼界和跨圈商业创意,真是无远弗届啊。怪不得马风都会花每年200万咨询费经常请他喝茶、谈笑风生。看来他说的都是真干货,是商界精英的眼界,普通纸上谈兵的大学生根本没法比。
连硅谷那边电子支付和信用数据技术的最前沿,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能举出有什么公司尝试过什么项目、最后何时被放弃。看来要是国内信用卡发展不良,说不定未来技术稍一成熟,那些连银行拍照都没的野路子网络高利贷就要趁虚而入了。”
那几个一会儿不需要提问的评委,听了冯见雄的驳论,纷纷如此这般窃窃私语。
夏大的二辩,是在一种极端被动的环境下开始驳论的。
他的驳论,数次被自己的思路打断,明明很想说一两句直接与冯见雄针锋相对找回场子的话,可每次话到嘴边,都发现自己毫无底气。
最终只能把三分钟的二辩驳论彻底发泄在反驳西门甄姬的立论稿上,老生常谈。
高下已然立判——作为一个反方的二辩驳论,居然从头到尾只能反驳正方一辩的立论稿,却对正方二辩在你之前的驳论发言置若罔闻视而不见,那不是怂了又是什么?
但偏偏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