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硬凑起来,用于说言论自由和政治民主的事儿,会不会太牵强了?”
“但是,这个角度从来没人考虑过,一下子也想不到明显的逻辑漏洞,似乎也不无道理……”
几个中立的评委们,都是如此这般思考,一时陷入了犹豫。
香江大学的二辩也觉得要相应对虞美琴的“胡搅蛮缠”,着实过于滞涩,因此他紧接着发言时,似乎并没有多少正面交锋。而是依然拿民众的知情、表达这些权利,在互联网自由下更容易得到伸张说事儿,基本上是这个领域的老生常谈。
双方又短促交锋了一两分钟后,对方才稍微缓过神来,开始跟冯见雄这边正面交锋。
“对方辩友刚才举的很多例子并不恰当,靠暴力手段分批征服大部分人,并不是民主的表现形式,这不是混淆视听么?如果所有人都是坐下来好好谈,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怎么会出现暴力哥命的弊端。”
对于这种零敲碎打的问题,冯见雄当然可以见招拆招,想都不用想:“不用暴力歌命也可以啊,爱尔兰和北爱的‘联合大多数,打击一小撮’,不就是披着完美的民主外衣了么?
可以随时随地贴标签划线,把一部分少数派和自己局部捆绑在一起,然后在这个小圈子里让自己形成多数,等到灭了少数派后再重新画圈子,这是民主最大的问题——我国人民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国大统一比较久,所有人都觉得正常情况下这个‘民’就应该是全体华夏。
但是在外国没有大统一的历史,如果一个教派或者一个民族在某一国某一政体内变成了少数派,他们一直会‘自决’,然后把自己变成这一小撮里的多数派——
在联合王国,爱尔兰是被压迫的少数派,爱尔兰gh军天天塞炸弹让英国人妥协后,北爱又成了爱尔兰里的少数派,再次要求回归英国。然后北爱里的gh军又成了少数派。
那些民主国家允许某几次对某些分割体系有利的分割合法、而另一些‘拉框划线联合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