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反女权者都是这样。我本人对这个问题也不持任何立场、也不讨论本案中的女权宣扬者本身态度是否正确。如果你们觉得不合适,可以把这段话剪掉。”
“到这里为止,相信大家都觉得这肯定是一桩网络上常见的两派人互喷辱骂的小纠纷。可后面的案情出现了转机。
某个反对a女士的反女权组织人士——我们也隐去他的真名,用b男士来指代——在一次对a女士线下活动的跟踪、人肉后,发现了a女士利用q群资源变现的一条灰色产业链。
那就是,a女士通过在‘中华女权’等q群中散播极端女权思想、聚拢受过情伤或者因为别的原因而认为‘中国男人没个好东西’的女性们的关注与人气,然后趁机经营一项中介业务。嗯,大致上就相当于曰本人的‘无料案内所’了——
a女士组织联络了大量在沪的外籍男士,主要是白人和黑人,然后向他们收取中介费。然后自己在各q群里对女性群友发布消息,表示‘对于想体验异国艳遇的女生,我可以提供介绍交友的机会’。然后,双方就大范围展开了交友。
b男士在截获了这种‘无料案内所’中介生意的真相后,居然在网上大肆宣扬,并辱骂a女士及其组织是‘新时代的互联网老-鸨’、把华夏女生送到了洋人的大雕下凌辱。
a女士多次正告b男士及其宣传组织,澄清、申明了己方的商业性质后,b男士依然不依不饶,在网上大范围散布不实言论。说a女士为代表的组织者,要为洋人把沪江夜店女生群体称呼为‘easy-girl’负责!
为此,a女士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b男士提起了名誉侵权反诉——”
冯见雄说到这儿,声音戛然而止。
他知道,记者们需要时间让脑子转过弯来。
“我靠!这……这是什么逻辑?那个女的确实组织卖y了啊。那个男的虽然屌丝,但指责她的话都是事实,这怎么能叫‘名誉侵权’呢?”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