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喷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3章 公共厕所(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赢得比较优势的这一招,历史上后来也被所有优酷头部up主学到了。

    几年后,优酷上凡是个50万粉以上的up主,几乎都会在优酷up内容时,删减关键要素,然后留言说“把这段干货放在了微信公众号上了,请关注此公众号,回复xxx获取相关内容”。

    弄到后来,优酷就成了个内容的公共厕所。

    别说微信公众号敢欺负优酷,连b站也来欺负——很多同驻多站的up主,放到b站去的内容好歹不敢yan割,怕掉粉,最多在最后留个个人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链接画面。

    说到底,是优酷运营官方粉丝经济做得太烂的缘故。大家都觉得其在优酷的粉丝不值钱,不忠心。

    哪怕优酷用户在评论区和弹幕骂千百遍“不关注,滚!爱做不做”,也挽不回优酷up主们的滚滚作死狂潮。

    因为优酷up主压根儿就不把自己在优酷的粉丝当人看。

    优酷没有粉丝,只有贪你家资源卖得便宜的交易。

    哪怕一只鸡,如果被某个恩客买了几百次,估计都买出感情来了吧。可惜优酷却没有,不得不令人叹息。

    不过这似乎也是阿狸系的通病,毕竟电商出身么,商的成分太浓,就没什么交情可言,只是一笔买卖。

    而且阿狸系做大文娱,因为自己不懂,没这个基因,又怕被内容审核者骗,拿回扣。那就只能单一看大数据做决策,不敢有拍板者的担当。

    最后的结果就是无论做什么内容,都做不出那股“义”的气质来,只是看着大数据。

    连高大松自己都在跟吴宇森的访谈节目中感慨:投了电影之后敢作敢当承担风险的,那才叫“大老板”,是有一股子江湖气在那儿撑着的,就像旧时代的港片大佬。

    而只敢看大数据决定投什么的,那就没资格用“大老板”这三个字了,他们只配叫“投资人”。

    投资人是投不出革命性的大创新的。

    拿了自家文学的剧本,也只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