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哥靠的就是从来不响应国家号召(第5/7页)
我开了新书,万一要防盗的话,我也不忍每天早上5点多设闹钟打扰老婆儿子休息。
所以,就把《喷神》不温不火放着,又多写了足足五个月。
可以说,我当时如果果断太j,我也没对不起任何人,因为我是要证明我没有买僵尸粉,我是为了个人的名誉清白而太j的,不是为了别的目的。我断更得堂堂正正。
这一万个收藏里、或许每一个人都没做错。
如今的1300多均订,每个全订的人,个体来说都是对的。没有任何对不起我的地方。
可是,当这一万个收藏拧在一起,变成一股“大数据”的时候,在网站看来,你们就是侮辱了我人格的帮凶,陷我于买僵尸粉的不义。
因为,你们的集体行为表现模式,比网站上其他书的书友群体,表现得更加阴、忍至少三倍。
在别人看来“1万收有两三百个人至少打赏过1块钱”,才是附和大数据统计模型的。而“1万人只有80个打赏1块钱的活人,明显是买了僵尸粉”。
你们每个人单独看来,都不是僵尸,都有可能是活人。但是拧到一起,这个看数据的时代,就认为你们是僵尸。
谁肯信是因为“看律师这种老阴哔题材的读者,本身也比较阴,比较忍,比较喜欢养肥”这种解释呢?
没法解释的,因为全某点只有我一个人写这种题材!
这种题材的读者该有多阴忍,多舍不得在上架前花哪怕1块钱证明自己不是僵尸粉,没有大数据可以告诉他们!(虽然我一贯看不起兵王,但是不得不说为什么兵王文多?因为看兵王文的人热血,前20万字稍微看到一个爽点,就几块钱打赏出去了。所以大数据抓取的时候,粉丝活跃度很高,永远不会被人误会。)
这也是创新者受到的偏见压力之一吧。
其实我很理解那些真正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创业家。
他们有些是真的在创新,可因为交出来的数据报表投资人看不懂,无法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