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总得有人传承,薛景不想同以前那些编写教材的人一样东拼西凑删删改改,薛景想要结合当代的实例去分析。这个过程中,自然需要方召谈一谈创作理念和灵感来源,以及创作过程中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闪光点,直白点说,就是希望方召能传授一点经验,让更多的人能接触这类音乐风格。这属于经验传授的一种公开的书面的方式,当然,传授多少,就由方召决定了。
“你应该知道,这种不同于版权音乐的销售方式,拿不到多少钱。”薛景将这些都直白地说出来。
方召的出现,让薛景看到了希望,《百年灭世》这个系列可能是近百年来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交响结构音乐了。最重要的是,这个系列并不是站在高端的以孤傲方式呈现,而是以更大众的途径走出,结果它也受到了大众的关注,
很多年轻人并不喜欢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薛景以为方召会选择考虑之后再给答复,没想到,方召在听完薛景的话之后,很快就答应了。
“可以。”
方召并不是真正的年轻人,他愿意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将这些他在末世中悟到的、总结出来的经验,教给更多的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但经验和知识却是无限的。
薛景很高兴,“好!好!我会在编写的教材上将你的名字挂上去,作为参编的一员!”
新世纪不管是书本教材,还是电子教材,都会注明编写者。而依照高等院校这类教材的规矩,上面会注上主编、副主编,以及其他重要的参编人员。
其实,如果在教材上占据的篇幅不多,涉及内容也不重要的话,是没资格在“参编”上挂名的,依照薛景的想法,方召谈到的创作经验肯定没有多少,但既然方召愿意谈,愿意分享,这种精神值得提倡,薛景愿意将方召的名字挂上去。
“编写中需要你参与的地方,我会让我的助理跟你详细解说,不过在那之前,你可以先整理想要说的东西。至于房子,我会尽快让人过来收拾,三天之内,这套房子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