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下来刻意与四省总督府搞好关系,将其幕府中官员钱邦芑、范文光引以为亲信,但到头来居然是这样一个结果。
在与樊一蘅单独商讨军情,杨麟一再指出保宁府守将刘进忠两面三刀,请求率部先灭之,但为樊一蘅所否决。
从巡抚衙门出来,杨麟自知大事不可为,更担心张献忠攻打顺庆府城报复,忧心如焚,准备率部离开。
考虑到叶大宾曾经做过按察使经历司的经历,在四钏各地有很多门生故吏,决定委任其为城都指挥使,以协调各部。
城都府刚刚光复,周围地痞流氓无赖甚多,再加上新政推行需要强力后盾,特令马鸣銮率领第9团,林时泰所部民团驻守城都城。
留守的虽有正规军三千余人,但无论马鸣銮部、还是林时泰部都未经历过大的阵仗,叶大宾目瞪口呆,良久凑上来道:“大人声言两面作战乃兵家大忌,这次用兵实在匪夷所思啊。”
杨麟面色红润,指着地图道:“如果我所料不错,鞑子主力必然沿着驿道入川,未来主战场当在顺庆方向。
两军对垒,我争取在半月内破敌,若难达成,马乾必败,鞑子势必兵临城下,到时候还望兄台酌情思量。”
叶大宾大惊,瞪着对方道:“自万历年间奴酋起兵以来,鞑子战无不克攻无不胜,大人缘何有把握在半月内破敌?”
木然的看着对方,长叹道:“俗话说骄兵必败,鞑子自认为野战无敌,我当然希望通过野战胜之。
我若倚城固守,鞑子必然来攻,如此半月内必然决出胜负啊。”
叶大宾摇了摇头道:“大人,俗话说骄兵必败,鞑子野战无敌,大人万不可大意。”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在其肩膀上重重拍了一下,不再言语。
义勇军将要撤出城都城的消息传出后,众人感到颇为震惊,在这些见过大世面的城都民众眼中,这义勇军可与其他部队不一样,简直可以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义勇军如天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