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为何如此?”
有的人眉头紧皱,特别是想到自己今日窘境更是如此,场面稍显肃穆,良久沈荀蔚拱手道:“愿闻其详”
从案几上拿起杯子,抿了一口,杨麟站起来,侃侃而谈。
从书本知识谈起,到这几年感受,最后当然重点落到自己未来打算。
杨麟显得情真意切,告诉大家,自己今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先祖曾经留了二十余亩公田,族人能够聘请私塾老师教育大家识文断字。
主要是因为自己博览群书,而非死读四书五经教义,主要是因为自己贴近民生,发现社会大弊,身体力行,从被人嘲讽的市掾(古代市场管理人员)地保做起,如此方有如此成就。
现在鞑子虽然已经退走,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自己需要重建军队,需要各级官府需要建立自己的小内阁,地方基层也需要建立乡公所、厢坊公所这类基层组织,地方更需要兴办义学,教大家识文断字,不做睁眼瞎子,现在需要太多太多人才,需要大家帮助。
迎着大家热烈的眼光,杨麟笑称,自己读书没有沈荀蔚多,治学不如费密严谨,书院同窗都是地方翘楚,目前缺的是历练,如果大家能够投入重建之中,或者入伍,或者入仕,或者到地方教书育人,在未来大家成就多不在自己之下。
杨麟现在署理四川巡抚,当众说出这种话,揽才之心溢于言表。
锦江书院的最差也是一个秀才,大家多熟读四书五经,与那些举人进士相比,稍稍差一点的是做文章火候,或者是运气。
大家寒窗苦读,梦寐以求的是出来做官发财,或者实现自己内心深处那朴素的报复。
这几年杨麟强势崛起,想不到往日被嘲讽的一个同窗成为众人眼中大英雄,有的人内心不甘,有的人暗自叹息自己时运不济,有的则想着自己如何脱颖而出。
这或者是在四川巡抚马乾战死,大家发动地方乡绅力劝杨麟署理巡抚的原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