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明鼎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收回商赋承包权(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们收得少,低于1钱的货物不需要缴纳任何税银,超过的也收得非常少。

    在收完税银之后,让人惊讶的是居然还撕票,缴了多少撕多少票,指着票据,一个书生模样的提醒道:“大爷,这是税票,好好保存,将来可以抵丁赋的。”

    何老头哆哆嗦嗦的接过税票,不敢置信的看着对方,问道:“这位差官,这,这几张纸还能抵银子?”

    杨麟笑了笑,点头道:“是的,大爷。这可不是寻常纸张,这是税票,是你缴纳商赋的凭证。

    你这里有6个铜板的税票,这一张上面写了一个五字,是五个铜板的税票,这一张税票上面写了一个一字,是一个铜板的税票,加在一起是利用个铜板的。

    如果凑齐20个铜板就能抵1个铜板的丁赋,若你一年能够凑齐1两银子的,也能抵5分银子的。

    一年下来,若是凑齐2两4钱银子的税票,到时候衙役来收丁赋,直接将这税票交过去就好了。”

    何老头大惊,接过税票仔细看了看,上面有两个红色印章,虽然信了三分,但还是将信将疑的问道:“差爷,你,你没有骗我老汉吧,官府公差收田赋丁赋什么的,一个个恨不得多收一点,怎么这几张纸能够抵钱呢?”

    杨麟笑着指了指税票道:“大叔,你看看,你赶集标语看到了吧,你再看看这税票,这里是县户房的印章,这是你们兴隆集的印章,两道印章啊。”

    何老头将信将疑的收好税票,将其折叠后放在衣服最里层,害怕丢掉。

    市场中人声鼎沸,大家一面高声叫卖一面讲起几天前街头那番龙争虎斗。

    大家争论不休,但都认为自己知道的是最准确的,争论虽归争论,但这几点毫无疑问。

    秀才公认为向大家征收商赋,这是民脂民膏,应该官府出面而不是刘老爷这些豪绅。

    若没有兴隆集这几百两银子收入,秀才公被逼无奈只有按照过去标准征收田赋丁赋。

    众人长舒一口气,赶集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