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执行者,大家虽然都明白新政好处,但大明读书人掌握舆论主导权,大家动不动拿祖宗成例说事。
自古以来朝廷施行官绅共治,建立乡公所,由委派衙役直接征收商赋损坏很多地方官绅权益,利益受损的官绅与一些斯文败类一道拿祖宗成例说事,认为违背大明律,认为与法不容。
四钏解元、南充知县邹简臣说出自己忧郁,目前一些读书人正在串联,有的更是扬言如果不改弦更张,大家将会在祭孔大会中发难,不允许杨麟入场。(正如现在台湾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孔仪式,在古代祭孔仪式可以说读书人盛会。)
正如同知赵司炫总结的那样,反对者一天唠叨的不外乎如下几项:
建立乡公所,于大明律不相符。
官府直接征收商赋,于大明律不相符。
征收盐赋矿赋所得赋,于大明律不相符。
官府宣称免除三饷,但重新清丈之后征收上来的粮食比往年加派三饷少不了多少。
宣称免除三饷,但征收上来的商赋关赋等几等于田赋的三成。
……
有的连连摇头,有的大声表示不满,这些人怎么如此无耻,老百姓嗷嗷待哺,难道还要像过去那样征收三饷,还要像过去那样强行摊派?
杨麟颇为恼火,眉头紧锁,突然眼放精光,大笑着解释道:“各位,有不有利黎民百姓,有不有利于地方自治,不要说这些饱读诗书的秀才,就是那些乡下山野村妇也知道一二。
既然大家都知道,为何这些读书人居然被鼓噪起来攻击新政?”
众人纷纷不解,难道这些读书人有意为之,一个个借题发挥而已?
杨麟摸了摸下巴,继续解释,自古以来读书人最大理想不过金榜题名。
但现在天下大乱,皇帝蒙尘,朝廷地方官府再无精力主持科举考试,这些读书人耐不住寂寞,有的更是被人收买,如此方在社会上大方厥词,攻击新政而已。
大家恍然大悟,钱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