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明鼎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0章 承包制度(第1/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由于大西军从民间疯狂收集畜力,杨麟当然知道短期内根本无力解决畜力短缺问题,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造独轮车、二轮马车。

    在明朝,常常在战车傍边支起挡板,如同偏厢车如同移动城堡这样,而步兵躲在战车后面放箭放弩,以在平原上抗击北方骑兵。

    厮杀的时候,可以在独轮车前面支起一个挡板,将士推着独轮车冲击对方骑兵。

    可以说战车经过前年沉寂之后,在明朝战车再次兴起,俞大猷、戚继光、孙承宗、孙传庭等明朝名将都建立车营。

    前几年民间更是传说,为了大败李自成,明末名将,总督孙传庭造了3万辆火车。

    而制造车辆涉及到明朝匠户,又必然牵涉到明朝户籍制度。

    在明朝,不但有士农工商兵的等级,而且农工商兵分别造册,归各个部会管辖。

    从事营造﹑纺织﹑军器﹑工艺品等各种手工业生产的工匠,不允许脱籍,必须世代相承,且受到官吏层层剥削,天顺十年(1460)﹐逃亡工匠多达三万八千余人。

    在这之后,官府一方面设法招抚﹐一方面将逃亡匠户发往卫所充军,知情不举者亦充军。

    但效果甚微,后来采用轮班匠、坐班匠制度,坐班匠仍需按月当差,而轮班匠则需要定时到衙门当差,但人家生意做得好好的,你让人家去当差,不是完全废掉这些匠户的生意吗?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匠户根本不愿意前往,逃亡隐匿的非常之多,到明朝于嘉靖年间规定每名轮班匠每年纳”班匠银”四钱五分﹐从而废除了轮班制,但坐班制还是没有废除。

    在义勇军占领蓬州、顺庆城后从民间征用大量匠户招募大量农家子弟以打造兵器,当时蓬州城、顺庆城旦夕将破,大家担心土暴子、流寇破城,多无条件的成为这种坐班匠了。

    现在风闻蛮清在北京宣布废除匠户制度,那些在兵器局做工的纷纷请求,衙门在未来是否可以取消他们的匠籍。

    听到这里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