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明鼎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章 檄文(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使用畜力,迫于生计只得以人为牛翻耕土地,即便劳力数倍于从前,而产出则不过过去数成而已。

    …….…….

    近千兵丁席地而坐,山坡上放着一排桌子,杨麟带着众人坐在桌子后面。

    与别的誓师大会不同,过去誓师大会常常是祭拜天地,申明军纪,约束部属。

    这次完全不同,杨麟没有讲话,而是让手下兵丁先将。

    从军中挑选出十余名将士,现在正向大家诉说自己惨痛经历。

    大西军进入顺庆府城、广安州城虽然时日尚浅,但也犯下诸多罪行。

    在自报姓名,住址之后,一个个汉子站起来哭诉自己惨痛经历。

    勇娃子哭诉道:张献忠入寇之前,周围叔伯兄弟都有十多亩田地,每年也能收上几十担粮食,大家衣食无忧。

    流寇来了,虽然在顺庆府只呆了几个月,每天三五成群到乡下转悠,发现那家耕牛、骡子什么强行牵走。

    家里下地干活的大水牛就这样被抢走了,院子里面几个家庭仿佛天塌下来一般(如同八九十年代,常常三五家庭养一头耕牛),为保护耕牛村中后生与对方动手,流寇打伤自己不说,更打得老父亲吐血,老母亲也掉落水塘之中。

    失去耕牛,家里就失去一切,老父伤残在床最后含恨而终,老母受了惊吓怕见生人。

    失去耕牛,虽辛劳数倍于从前,但耕种田地有限,往年温饱无忧的家庭陷入贫困。

    义勇军打跑流寇之后,自己参军,得了五两银子安家费,与同屯的买了一头耕牛,如此家里才慢慢安稳下来。

    …….

    农业社会耕牛是农民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财富,每头耕牛就像传说中牛郎与老牛的关系一样,是与人关系最亲密的伙伴。

    没有耕牛,虽数倍劳力,但耕种土地不足过去数成。

    如果私自屠宰耕牛,在各个朝代都会受到法律制裁的。

    即便在前世,老牛年老力衰不能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