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明鼎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0章 勇夺城池(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此两天功夫,在城东、城南、城北挖掘三道壕沟,可以遮挡城墙上弓弩枪炮射击,抵御对方反击。

    为掩护攻城兵马,最前沿壕沟离城墙不到百米之遥。

    在壕沟后面,则用夯土筑实了数个炮台,以对城内进行炮击。

    第三天一大早,晴空万里,杨麟一声令下,攻城开始。

    这其中威力最大的当属杨麟亲自掌握的那二十余门大佛朗机炮,每门长约一米五,重达七八百斤,为铜芯铁体铁模铸造后装炮。

    平时用二辆马车拖拽,战时需要十人同时操作。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火炮没有炮架,主要通过通过在炮身下面垫木块调整炮身角度,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作为穿越者当然见多识广,将火炮固定在两轮车上,在后面则安装一层木板用来抵御发射过程中反弹力。

    战事通过调整炮管在车轮上的位置,以调整炮身角度。

    现在二十余门佛朗机炮分布在离城墙两百米的五个夯土炮台上,在四名兵丁协助下,炮长已完成瞄准工作。

    一个兵丁从木桶里面取下装填完成的子铳,放入母铳中,在两个炮手协助下装填完成,然后分列两侧。

    点火手用一根燃烧正旺的火把点燃火绳,火苗嗤嗤燃烧,然后发生爆炸。

    数道火光迸出枪口,然后落在城墙周围,由于使用散弹,虽然射击距离近,但铅子散布在十余米区域,声势甚为惊人。

    发射完成,炮手带着棉手套取下子铳,准备下一轮装填动作。

    一名炮手先是用浸满水的实心圆柱抹布用木棍探入炮管,以熄灭炮管内的火苗,降低火炮,清除炮管内的残渣。

    但这还不保险,待炮手清除完毕,另一名炮手还要用微湿的实心圆柱猪毛抹布探入炮管内,再次清除炮管内残渣。

    虽然工作繁琐,但黑火药爆炸会产生残渣,如果清除不干净可能影响炮管性能,而且还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即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