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食盐--一路妖魔鬼怪吃唐僧肉(第3/4页)
位大家请教。
《宋史?通货志》说宋朝盐引每张,价6贯,也就是每引相当于需要6两银子的税赋,每斤食盐北宋要缴纳要缴纳30文铜钱作为税赋。
我大明将全国分为10大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食盐重量为300斤(大引)。
万历四十五年时改为纲盐法,官府不再干预盐务,只管抽税,一小引盐(200斤)只需要缴纳2两银子,每斤食盐10文铜钱,远远低于宋朝水平。
大家说说,我大明官盐是不是应该卖得比大宋低?”
众人一愣,对古书大家没有研究,但杨麟既然这样说,大家都纷纷点头道:“大人,我大明皇帝体恤我们商人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啊,大人,我大明施行仁政啊。”
杨麟乐呵呵一笑道:“是吗?朝廷既然如此善待我们商人,我们商人也要善待普通乡亲啊。
在《宋史?通货志》上清清楚楚写明一斤盐市场卖价不过50文铜钱。
反观我们大明,官府税赋只收到每引2两银子,每斤盐不过10文铜钱,你们看看,你们到底买了多少银子?
官盐市场零售价格有的地方买到2,3钱一斤,私盐也买到60文铜钱,大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情?”
众人大惊,听说在顺庆各县已经放开食盐买卖,只要给予一定保证金,只要缴纳正常赋税,食盐可以自由买卖。
稍稍一改变,市面上盐价由300文铜钱一斤降低到100文铜钱,现在杨麟将大家召集过来,难道还想重拳打击期间不法?
几个盐矿老板对视一眼,解释道:“大人,从我们盐矿出去的每小引盐(约200斤)兑换成1担粮食,换算下来每升食盐出矿成本不过5文铜钱。
大人,天地良心,我们只是养家糊口,没有赚到什么钱?”
有的盐商最先反应过来,在顺庆府放开食盐销售渠道,看来大人已经知道其中门路。
现在召集大家前来议事,难道是想公开惩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