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明鼎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1章 这个秀才不简单(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与其他募兵相比,义勇军军饷只算得一般,奖赏也不算太过丰厚,但为何将士用命,实在是变相施行军功制度。

    每占领一个地方,就会将一批战场立功,身体残疾不适合继续行军打仗的将士留在地方,安排适合的工作。

    有的手脚残疾,行动不便的,或者身体受到巨创难以复原的,安排到地方做衙役,看管监狱,镇守地方,或者征收税赋,完全适任。

    战损将士得到安排,不但羡煞旁人,军中将士一个个也士气高昂,大家不再担心战场受伤后顾之忧。(研究共军战力,最特别影响最大的,就是对复原军人安置。

    只要上过战场的,或者军中立功的,退伍之后都得到较好安置。

    在解决将士们后顾之忧后,军中迸发出强大战力,在朝鲜战场上独抗十八国联军,在中印战场上,长驱直入,以一支偏师大败印度军队。

    而自从秦汉以后,官府不再重视军队,在民国时期竟然出现上官要解散军队,军队不从而发动兵变的事情。)

    钱邦芑一一辩解,将杨麟往日口头禅全部用上,说什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方遭了灾祸乡绅常常带头如此,现在兵荒马乱的,更该如此。

    在民间帮地主老财干活,或者地方发生械斗的,战死战伤的兄弟都有抚恤,都有安置,现在当兵吃粮,保家卫国的,立功受伤身体残疾了,总不要将士既流血又流泪吧,总不会对战死战伤弟兄不闻不问吧?

    准备了几个月的说辞,居然被这些乡规里约击败,樊一蘅张了张口,虽然不服,但又无可奈何。

    钱邦芑笑道:“大人,最初我也对他颇有微词,但经过这一年相处,感到其真的光明磊落,有的时候甚至让人感到没有什么城府。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在这乱世之中,天下那个父母官不摊派?杨麟虽然行事荒唐,但还是合乎道义,别的不说,光其治下百姓不再受摊派之苦,不再缴纳三饷,仅此两项,除了杨麟,天下又有何人能够做到啊。”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