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六节 战后总结(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在易师爷那里学过些髡澳洲步操呢。”

    “原来你还当过家丁!”

    “乖乖,是熊文灿的家丁!”

    “熊文灿不是明朝的大官吗?怎么会有澳洲的步枪呢?”

    李冬摆手制止了大家的讨论,说道:“大家的意见我知道了。我会向上级反映的。不过步枪这件事得慢慢来元老院一时半会也拿不出这么多南洋步枪。我们部队才组建多久?全广东组建的国民军成千上万。元老院就算一个中队给20条枪,加起来也是成千上万。”

    接着大家又说了各种想法,在旧军队中,别说当兵的,就是中下级武将也很少在将帅面前讨论战役战术得失的“方略”是督师的经略们考虑的事情。因而这种做法在让士兵们好奇之余,也引出了他们的讨论兴趣。从火枪问题,扯到随身的装备不少士兵都觉得最好能有一领铠甲。

    “我们用的都是长矛,又没弓箭,被敌人一顿乱箭射过来,一下就有好几个人挂花。若是有一领铁甲、棉甲在身,就要好的多,至少不会中箭就死。”有出身战兵的士兵说道。

    “说得没错,上过阵的弟兄们都知道,老话三箭不如一刀。有铠甲护身,只要没中要害,战场上中个七八箭都能继续搏杀。现在光穿个制服,中一箭就是个半死。”

    关于铠甲的事情,李冬已经不止一次听士兵们抱怨过。他自己当过几年兵,也参加过不少战斗,从来不觉得铠甲有多重要。不过自己当兵的时候,部队人手一支步枪,并没有用长矛的。一旦进入战斗,远距离就能以旺盛的火力压制住敌人。相比之下,他们这些国民军不得不在没有充分压制敌人的情况下直接去冲击敌阵,被弓箭之类的武器杀伤就在所难免了。

    然而他并不反驳或者解释,而是任由士兵们自由发挥的说他们的看法。大多数讨论完全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李冬是过来人,知道士兵的总结就是从一堆乱七八糟的只言片语里中淘出金子来。罗茂也不多说话,拿着个笔记本、铅笔不时记上几笔,又评说上几句。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