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一节 集结队伍(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八排瑶起事之后,粤西各地瑶民纷纷响应。虽然朱鸣夏占领肇庆之后第一时间就招降了被熊文灿抛弃的各地驻地驻防官兵,给予名义,并且设法补充了一部分粮饷,但是熊文灿的明军野战兵团主力的全面撤离使得西江流域原先的“镇瑶”体系全面崩溃。收编的各路明军的告急文书雪片一般飞到了肇庆。一些已经投降的县城被瑶民武装攻陷。瑶乱,以远超历史记载的规模全面暴发起来。

    似乎嫌朱鸣夏的压力不够大,由于元老院的进军和八排瑶的暴乱,大批明军官兵溃散乡间,立刻就和乡间的土匪歹人合流起来,聚合成数不清的匪伙,四处烧杀劫掠。如果说八排瑶的暴动还只是局限在粤西北的贺州、韶关之间的三连地区,那么随之暴发的土匪骚动却波及整个西江流域的各个县。大股土匪的踪迹甚至一直抵达了三水。

    在这四面生活,八方冒烟的局势下,朱鸣夏不得不放弃在原定拿下梧州之后下一步攻势,甚至连藤县都未拿下,匆匆率领主力赶回肇庆布置防务,应对暴乱。

    现在,除了肇庆和梧州之间的西江沿岸的各个县城是由国民军控制之外,西江以北的山区内陆县份、卫所大多还是由临时收编的旧明军防守,由委任当地的降官和缙绅“维持地方”。归化民县长和国民军中队许多都因为到“道路受阻”,被迫滞留在肇庆,这使得局面更加紊乱。

    朱鸣夏知道,这些“维持地方”的降官降兵大多持观望的态度,如果不是瑶民武装迫在眉睫,这些人“弃暗投明”的速度不会比当初“忍辱投髡”的速度慢。就是现在的危如累卵的局面,还有人暗中和关系的熊文灿勾勾搭搭,有的甚至在给那些“官匪”充当保护伞。

    但是现在,他顾不上料理这些人,这些人的存在多少能抵挡下瑶民武装的扩张,保证基本的社会秩序。

    眼下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但局势已渐渐明朗。根据搜集到的情报,八排瑶主要分布在贺州和韶关之间的连山、连州、连南一带,与南方的肇庆梧州一线隔着苍梧、怀集、广宁等县。起事后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