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七节 谈条件(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小金川了。

    土司之类的羁绊制度,说到底是一种实力不足状态下的“不得已”手段,短期能得一时的太平,长期看来必然会尾大不掉。

    “你且下去。”黄超并不回答他的提议。他摆摆手,让卫兵把李双五押下去了。接着他又示意一干降人都出去,只留下归化民干部。

    “你们看这李三九的建议如何?”

    “这自然是不能答应的。”杨增道,“若是答应,我们还来这里做什么?!”

    “没错。不过,看得出他的胃口不小哩。”

    “首长,我看这事情可以利用。”

    说话的人叫符德邦,是预备到连州来上任的归化民连州县长,

    他建议先答应李三九讨封的条件,以换取连州解围。待到他们的警惕性削弱之后,便借“册封”之际将他们一网打尽。

    黄超连连摇头:“此事不妥。”

    符德邦还是缺乏一些从政的一丝谨慎的敏感性,从计谋上来讲,这不失为一个极好的谋略,不过他们不是山贼海盗,不能这么无底限的践踏信义。执政者要尽可能地爱惜自己的羽毛,背信弃义的事要少做。这方面符德邦还有有所欠缺,有机会要提点他一下。

    “让黎苗工作队找个人把这个李五好好的审问一番。”黄超说,“特别是这个李三九的个人情况。”

    接着他让其他人退下,只留下杨增,商讨作战方略。俩人研究了一下地图,西岸河和星子河在连州城西汇合成连江,除燕喜山、北山、巾峰山几座山之外,连州城附近都是平地。杨增的方案是除留一个国民军看守连江渡口外,其余部队先向北渡过西岸河,再向东渡过星子河,以一连伏波军为前锋,迂回包抄,围困燕喜山。

    之所以选择从北面渡过西岸、星子两河,而不是在南边的连江渡河,是因为西岸河和星子河宽度窄、深度浅、流量小,便于搭建临时性的浮桥让大部队迅速通过。预备建造的浮桥结构很简单,用收集到的小船做基座,上面盖木板而已――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