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
两任知府。他自己身上有个举人。在本地是赫赫有名户。”
这沈老掌柜说。这梁家自诩诗礼传家。对珠宝玩器这种东西一向不上心。做他家地买卖怕是没门。但是他家在本地根基深厚。结交好了。有许多地好处。
“以后就多多地结交他好了。”郭逸随口应道。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沈老掌柜。广州城里地官员、士绅、大户你是不是都知道?”
“八九不离十。”沈范颇为自得。
“回去都写出来。我想知道广州城里所有当官的的”
沈范哈哈一笑:“有何难:一会打发人去书坊里买部《缙绅》不就知道了,大明朝廷上到大学士,下到未入流,但凡是个官,无一不有。”
“有这样的书?”郭逸还有些惊呢,别得不说,在原来的时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名录》这书是肯定没有的就算有,也不公开卖。
“东主要,我这派人去买。”
“不急,”郭逸想原本情报资料组要派遣站搜集广东的官吏情况,他还觉得是件工程浩大的事情,现在看来并不复杂么资料公开卖。
“还有没有细一些的?比那些曾经当过官,现在不当了,但是还有很大势力的”
“这有,本省的《缙绅录》。”
“好好,你会派个人把这些书都给买回来。嗯嗯,”他想了下,“我还想搞到朝报。”
“也不难,找个衙门里抄出来就是。只是东主要这个做什么?”沈范觉得奇怪了,要《缙绅录》对生意有用,朝报都是些朝廷的奏折朝议之类,除了当官的有兴趣,没人会去看的。
“朝廷的动向,对我等也很要紧。谁知道朝廷对海贸有什么打算?”
沈范想这也对,东主的货物多半是海上来的,朝廷若是严禁海贸,对东主就是很大的打击了。不过这种消息,只要和衙门里的书办、师爷甚至小官通好气,看到了及时漏消息出来就是了,没必要费力气去搞抄报吧?不过东主既然说了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