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节 华南糖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用来堆放糖产品。除了白糖、红糖,还有许多糖i,廖大化在本地的瓦器作坊里订做了许多大缸专门用来收储这东西--也不知道这文掌柜到底准备用来干什么。

    新糖厂里的工人全部是从移民中选拔的,文同亲自给他们进行培训各个操作流程,还制订了一整套生产的规章制度。

    “文清!”文同说,“以后华南糖厂的管理就全部归你了!”

    其实无论文同还是常师德,都对把这样的工作交付给僮仆感到担心,但是又不得不如此,除了这两个僮仆。移民里认字的人寥寥无几。

    “是,谢老爷栽培!”文清一个千打下去,“小的自当竭尽全力!”

    “我这里有全套的生产规章和流程,你要监督他们完完全全的按制度办事。不许私下变通,工人有什么想法的,你可以代为转告,我自然会考虑。”

    “是,老爷!”

    “哪怕是我走进车间,看到地上散了一点糖,都要唯你是问!”文同摆出老爷的架子。

    文清不安的看了一眼他,这一贯和气的本家老爷怎么忽然变得如此严厉?

    “是,小的明白。不敢坏一点规矩。”

    “去吧。带着你的工人去学规章吧,三天之内都给我背出来。背不出来的周末不给吃肉。”

    “那他们拼了命也要背出来来了。”文清笑道。

    “哼,”文同脸上这才出些笑容,两个僮仆之中,他还是比较喜欢文清,虽然在揣摩主人需求上差了些,但是人看起来比较可,“你自己也要好好学习,我给你的书可曾每天都看?”

    文同给他的书,是邬德的民政委员会和情报资料委员会联合编撰的《土著工商管理干部培训教材》,里面是民政委员会根据几个月来积攒的经验、结合古代、现代的工商管理制度编成的。里面介绍了基本的管理模式,如何计算工作量、工资待遇计算方法、福利标准、处理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指导办法等等。该书和《民政事务管理和组织手册》一样。都是《土著工作系列丛书》的一本,该丛书现在还处于《征求意见版》的阶段。

    “小的每天晚上都在苦读。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还要请老爷指教。”

    “不明白的地方,晚上随时可以来问。”文同语重心长,“你是僮仆出身,虽然认识几个字,那些工人岂肯轻易服你?要身怀技艺,才能有威望,不是一味的着主子的势力去压服。”

    “是!小的谢老爷教诲。”

    打发文清去了,文秀端了个茶盘过来,送来茶来:

    “老爷辛苦了。请用茶吧。”自从知道这两位掌柜对“男色”不感兴趣之后,看上去比较老实的文清最近又很受宠爱,知道必须改弦易辙,把过去时时流出来的妖媚藏了起来,显得端庄多了。

    “嗯,常师爷呢?”

    “到海安街去了。”

    海安街是雷州的糖出口港。虽然不是县城,繁华程度却比首县海康还要好几分。街上光糖行就有三十多家,文同第一次去的时候还真被它的气势给震撼了――在临高看够了破烂穷困的场面,初到这样的大明商业繁华之地,冲击性丝毫不逊于临高乡民到东门市的感觉。

    小小的海安街就是这样的热闹繁华,要是苏州、扬州、广州这样的通商大畿,繁华程度不知道还要上几个台阶。

    文同有些意外。海安街虽然离此地不过十公里远,但是他们只要出远门都要事先告知下对方。偷偷摸摸的出门,不会是去找女人了吧?文同立马想到了:海安街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的地方,向来就是妓院做买卖的好地方。

    “果然去找野食去了!”文同咬牙切齿:老常你真不够兄弟。这种好事要去也和我说一声,一块去happy多好。现在他和廖大化走,自己反而不敢随便出门了。只好生着闷气去工人培训班上课了:教他们三百个基本简化字,简单的数学和统计法。将来糖厂的规模扩大了就能把这些工人都提拔成管理人员了。

    正在文同因为被抛弃的失落而咬牙切齿,痛斥某个比较笨拙的工人学员的时候,常师德正由廖大化陪同着,在海安街上逛着,目标:人市。

    常师德原想直接上妓院去解决一下。至于性病的威胁他早有准备――随身行李里塞了好几盒子杜蕾斯。但是经廖大化引荐去了几处所谓的高级妓院稍微打听了下行情之后他就不乐意了。这几家妓院设施都不错,女人即使按现代标准长得也算马马虎虎,但是假模假样的流程太多,又要打茶围,又要听曲子喝酒,而且这套程序做完了还不能马上开工,得连着来上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